[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8221.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李松达;张奉春;王忠昊;张维;王希岗;郭之起;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隧道 施工 台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为多组,用于支撑在隧道地面上,横梁为多组,均横向设置在相邻两组立柱之间,横梁的高度借助于立柱调节,横梁的长度可调,立柱和横梁均为可拆卸结构,多组立柱和多组横梁相互连接组合形成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立柱和横梁均可调节、可分体或可拆卸,具有对台车的高度和宽度可调,满足不同高度或宽度的隧道施工,台车可分体和拆卸,便于搬运和移动,减轻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隧道施工方面,有大型开挖机械已经投入使用,由于对隧道的技术规范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要求高效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又要节约施工成本,降低安全隐患。对于处于地下的隧道而言,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型的机械很难对隧道进行完美的开挖和保护,大多数的隧道还是依靠人工手持风钻进行开挖工作,但是人工开挖还是要依靠施工台车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人员位于施工台车上作业,由于现有的施工台车多为框架连接结构,形式比较固定,且施工台车不可拆卸或不可分体,重量较大,造成施工台车的整体搬运或移动比较困难;当对高度或宽度不同的隧道进行施工时,现有的台车由于其结构比较固定,即台车的高度或宽度不能调节,会影响隧道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旨在解决现有施工台车形式比较固定,不可分体或拆卸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为多组且用于支撑在隧道地面上,所述立柱的高度可调;横梁为多组,均横向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横梁的高度借助于所述立柱调节,所述横梁的长度可调,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梁均为可拆卸结构,多组所述立柱和多组所述横梁相互连接组合形成框架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立柱包括第一柱、第二柱和套筒,第一柱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下端用于支撑在隧道地面上;第二柱设于所述第一柱的上方,下端设有外螺纹,用于承托所述横梁;套筒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柱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柱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套筒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之间的距离,所述横梁的高度借助于所述套筒调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柱的外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柱的外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套筒的内螺纹组包括两组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两组内螺纹螺纹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梁、第二梁和调节梁,第一梁的一端设有空腔体,设有空腔体的一端与一组所述第二柱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梁的一端设有空腔体,设有空腔体的一端与另一组所述第二柱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调节梁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梁的空腔体内和所述第二梁的空腔体内,所述调节梁可沿所述第一梁和/或所述第二梁的长度方向伸缩。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的端部栓接在所述第二柱的上端头;所述横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梁和/或所述第二梁上用于限定所述调节梁的伸缩长度的锁紧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分体式隧道施工台车还包括设于所述横梁下方的辅助梁,所述辅助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组所述立柱铰接,所述辅助梁为可伸缩式结构并用于辅助支撑所述立柱。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立柱的侧部转动设有平台,所述平台用于承托施工人员,所述平台借助于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侧部的调节杆转动,所述平台为多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8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