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6921.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苗;李业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10970 广东省广州市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内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包括底板、固定环和螺纹杆,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滚珠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面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调节块,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插接有连接杆。该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使用时,预先在机器人的内部开设螺纹孔,通过螺纹杆和预先开设的螺纹孔进行固定在机器人的内部,内置过长的电线可以缠绕在套筒的侧面,手部握住竖杆,通过固定轴侧面设置的滚珠,可以在对套筒进行转动缠绕电线的时候较为方便,调节块可以对套筒表面的电线缠绕过后对套筒进行固定,该设备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都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内部缠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但是在进行机器人制造的时候,由于内部的电线结构过于复杂,且电线也较长,在需要对内部检修的时候较为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优化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包括底板和固定环,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通过滚珠活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面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有调节块,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螺纹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螺纹杆以底板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固定环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滚珠的数量为若干个。
可选的,所述套筒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竖杆的数量为两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机器人内置缠线结构,通过底板、螺纹杆、调节块、套环、套筒、固定轴、固定块、L型杆、固定板、连接杆、竖杆和滚珠的设置,使用时,预先在机器人的内部开设螺纹孔,通过螺纹杆和预先开设的螺纹孔进行固定在机器人的内部,内置过长的电线可以缠绕在套筒的侧面,手部握住竖杆,通过固定轴侧面设置的滚珠,可以在对套筒进行转动缠绕电线的时候较为方便,调节块可以对套筒表面的电线缠绕过后对套筒进行固定,该设备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都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环;3、螺纹杆;4、调节块;5、套环;6、套筒;7、固定轴;8、固定块;9、L型杆;10、固定板;11、连接杆;12、竖杆;13、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未经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6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卷筒车削工装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LED天花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