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指示灯电路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5167.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0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龙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合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0 | 分类号: | H05B47/10;H05B4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指示灯 电路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指示灯电路及车辆,该电路包括分压电路、第一发光子电路、第二发光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信号输入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发光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子电路发生断路的情况下导通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从而提高指示灯的工作持久性,进而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指示灯电路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与指示灯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驾驶员能够通过仪表与指示灯直观、迅速地了解车辆的工作情况、技术情况、操作与使用情况以及出现的故障等,从而为汽车的正常和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目前汽车仪表与指示灯大部分都是通过发光二极管来显示的。如图1所示,指示灯电路图是在信号输入端和地之间相继串联一个电阻和正向的发光二极管构成。
当发光二极管的电压过高,例如因电源的质量问题或者用户的不当使用使供电电压的突然升高、线路中某个元器件或印制线条或其它导线的短路而形成供电通路的局部短路使电压升高,导致发光二极管烧毁而不能正常显示,使得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不能及时观测到汽车的工作状态及故障信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指示灯电路及车辆,能够在第一发光二极管烧毁而造成电路断路的情况下,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提高了指示灯的工作持久性,从而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指示灯电路,包括分压电路、第一发光子电路、第二发光子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
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输入信号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电路的第一端以及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发光子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子电路发生断路的情况下导通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子电路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1,其中,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1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发光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1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和晶体管Q1,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晶体管Q1的栅极以及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体管Q1的漏极与直流电源VDD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源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L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 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2的阴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发光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直流电源VDD的电压为+12V、24V或48V。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车载指示灯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合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合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5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测角直尺组件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械的二次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