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78607.4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6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冬;昌越;房杰;高志祥;张鹏飞;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晓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G01S1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迫降 无人机 快速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管,四个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杆,且定位杆与支撑管的内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该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通过GPS接收模块与通信异步串口通讯,由于通信异步串口的中断级别比较低,容易被其他系统或外设中断,为了处理简单并提高中断级别并保证实时性,利用串口收发芯片进行中断接收,同时将其中断信号接于通信异步串口上,无线电接收模块接于串行接口上,将串行接口与通信异步串口连接,使得信号快速传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但是无人机在工作时,因机械故障、飞行控制器失控等原因,容易出现在未知场地着陆。
现有公开号为CN20929926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包括信号源模块和信号接收处理模块,信号源模块固定在无人机上,它为实现对持续对迫降无人进行定位,帮助搜救无人机或操作人员快速定位迫降在复杂场地的无人机提供硬件基础,但是该装置在接收定位信息和无线电信息时,由于硬件过于复杂,导致定位信息和无线电信息难以及时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管,四个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杆,且定位杆与支撑管的内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与支撑管的底部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
所述无人机的内部设置有GPS接收模块、串口收发芯片、通信异步串口、导航CPU、串行接口和无线电接收模块,所述GPS接收模块与串口收发芯片电信连接,所述串口收发芯片分别与通信异步串口和串行接口电信连接,所述串行接口与无线电接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由固定杆和限位杆组成,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支撑管的外侧,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固定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承重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杆为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的内部还设置有寄存器,所述通信异步串口与寄存器电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GPS接收模块采用ASCII码接收。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迫降无人机快速定位装置,通过GPS接收模块与通信异步串口通讯,由于通信异步串口的中断级别比较低,容易被其他系统或外设中断,为了处理简单并提高中断级别并保证实时性,利用串口收发芯片进行中断接收,同时将其中断信号接于通信异步串口上,无线电接收模块接于串行接口上,将串行接口与通信异步串口连接,使得信号快速传递,GPS接收模块通常只接不发,故采用单工方式即可完成,为减少通讯压力故采用双单工方式通讯方式,在通信异步串口中接收,在导航CPU上定时发送,从而及时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晓庄学院,未经南京晓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78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