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39247.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7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范志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底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间隔设置的泄洪坑;设置在泄洪坑内的排水管;浇注设置在地下室底板内的槽体;横向设置在槽体内的滤网;与槽体的内部上侧接通且位于滤网上部的出水管;安装在出水管上的第一阀门;当一段时间使用后,被滤网截留在槽体内部下侧的杂质等较多时,则此时关闭第一阀门而打开第二阀门,地下水冲击位于槽体内部下侧的杂质等并通过排杂管排出,从而实现自动排渣,避免堆积过多的杂质等而影响泄洪效果,从而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泄洪效果,并且也能够使本实用新型长时间良好运行,不会造成杂质等对管路的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越来越多,地上空间越来越紧迫,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向地下空间发展。随着地下室建筑向地下不断的深入,抗浮问题逐渐凸显。在地下室的施工阶段,传统的做法是在地下室地板上设置长条状的后浇带,后浇带通常在非封闭可活动的底板结构上使用;然后在后续施工中,地下室上部的建筑重量或其它有效抗浮措施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将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封闭,从而使地下室达到抗浮要求。但是,有一种情况当地下室的基坑支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且连续墙亦作为地下室外墙使用时,整个地下室在施工阶段就如同一个封闭的盆体,盆体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会浮起来,而针对此类结构的地下室底板却无法使用后浇带,在施工阶段的泄水抗浮问题就显得尤为严峻,由此也阻碍了此类地下室结构的发展。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34334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有泄水孔的地下室底板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C15素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层、及钢筋混凝土基板,还包括基板上开设的泄水孔、及设于泄水孔内侧面的快易收口网,所述泄水孔底端穿过第一防水层,所述泄水孔为上大下小的多级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下侧的阶梯平面上开设有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多级阶梯孔状的泄水孔虽然能够实现泄水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在长时间使用后泄水孔内积攒较多的杂质等,当杂质等越来越多则会一定程度上堵塞泄水孔,影响了泄水孔的泄水效果,还是使地下室底板受到地下水的上浮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室底板在长时间使用后泄水孔内积攒较多的杂质等,当杂质等越来越多则会一定程度上堵塞泄水孔,影响了泄水孔的泄水效果,还是使地下室底板受到地下水的上浮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
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前间隔设置的泄洪坑;
设置在泄洪坑内的排水管;
浇注设置在地下室底板内的槽体;
横向设置在槽体内的滤网;
与槽体的内部上侧接通且位于滤网上部的出水管;
安装在出水管上的第一阀门;
与槽体的内部下侧接通且位于滤网下部的排杂管;
安装在排杂管上的第二阀门;
用于接通槽体的内部下侧与排水管的导流管。
所述泄洪坑内设置有初过滤结构,所述排水管延伸至初过滤结构内。
所述初过滤结构包括泄洪坑内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粗砂过滤层、细砂过滤层和鹅卵石层。
所述泄洪坑内设置有泄洪坑支撑件。
所述泄洪坑支撑件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竖杆以及至少两个用于连接固定竖杆的固定横杆。
所述槽体的内壁设置有防水层。
所述排水管为镀锌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39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刀及光伏焊带涂锡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叔胺生产的含油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