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器挡位互锁机构、变速器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40892.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何赋斌;皮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2 | 分类号: | F16H63/32;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互锁 机构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挡位互锁机构,包括:变速器壳体;叉轴,叉轴设置在变速器壳体的内部,且叉轴的侧面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限位槽;互锁块,互锁块安装在变速器壳体的外侧面上,互锁块朝向变速器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径向通孔相对应;互锁销,互锁销滑动设置于拔叉上的径向通孔内。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在互锁块上设置第二限位槽,再将互锁块安装在变速器壳体的外部,由于互锁销滑动设置于拔叉上的径向通孔内,当互锁销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抵接时,另一端从第二限位槽或第一限位槽脱出,因此,该机构解决了变速器内部空间不足,从而难以实现互锁机构布置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器挡位互锁机构、变速器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变速器内部的互锁机构主要用于相对运动的两个零部件,此机构应用的主要目的是一个零件或组部件运动时,另一个零件或组部件保持绝对静止(限制其运动),旨在保证达到某一项独立的功能,确保安全有效。
在倒挡采用滑齿结构的普通五挡变速器中,五挡和倒挡在一个排挡位上,即五、倒挡换挡由一根叉轴控制。挂倒挡的方向一般是朝变速器后壳体方向(远离发动机端),而五挡拨叉与叉轴采用弹性销或者螺钉固连,这就导致挂倒挡时,拨叉也会朝后壳体方向移动一个行程,而倒挡没有同步器,那么拨叉的这个行程将是一个“无用”的行程(一般为8-10mm),壳体还需为拨叉这个运动行程做一个避让空间,因此不仅浪费了变速器内空间,还增大了变速器的尺寸,增加了重量和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上使五倒挡叉轴与拨叉不再固定连接而采用滑套结构,再在拨叉与另外挡位叉轴加设一个互锁机构,以达到挂五挡时,五挡拨叉随叉轴运动;挂倒挡五挡拨叉不运动的目的。这样既保证正常的换挡功能,又大量减小了变速器的轴向尺寸。
但满足互锁机构的加设,不仅需要两个挡位的叉轴间有足够空间,还需有叉轴组件运动时与挡位齿轮和拨叉的避让间隙。目前手动变速器的内部空间已非常紧凑紧张,往往难以布置。同时由于变速器开发要应对不同主机厂的速比和扭矩要求,当需提高齿轮强度和重合度而加大齿轮宽度时,内部空间不足的问题异常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互锁机构导致变速器内部空间布置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变速器挡位互锁机构、变速器及汽车。
一种变速器挡位互锁机构,包括:
变速器壳体;
叉轴,所述叉轴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叉轴的侧面沿其轴向设置有第一限位槽;
拔叉,所述拔叉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叉轴套接在所述拔叉上,所述拨叉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径向通孔;
互锁块,所述互锁块安装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互锁块朝向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径向通孔相对应;
互锁销,所述互锁销滑动设置于所述拔叉上的径向通孔内,当所述互锁销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抵接时,另一端从所述第二限位槽或所述第一限位槽脱出;
当所述变速器在挂挡的时候,所述拔叉在所述叉轴上的卡环的带动下向第一方向运动时,所述互锁销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挤压力作用下,运动到所述叉轴上的第一限位槽内;当所述变速器在退挡的时候,所述叉轴向第二方向运动,所述互锁销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挤压力作用下,运动到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上述变速器挡位互锁机构,通过在互锁块上设置第二限位槽,再将互锁块安装在变速器壳体的外部,由于互锁销滑动设置于拔叉上的径向通孔内,当互锁销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抵接时,另一端从第二限位槽或第一限位槽脱出,因此,该机构解决了变速器内部空间不足,从而难以实现互锁机构布置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40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