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铝壳电池夹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64034.7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昆明;丁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佳能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电池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铝壳电池夹取机构,包括旋转电机、连接盘、托板、夹取机构,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螺母安装在连接盘顶端,且连接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顶端中部位置,所述夹取机构共有两个,均使用螺丝固定在托板底部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且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修保养,其中夹取机构为伺服电机驱动的同步运动夹臂,可以保证夹臂夹取电池的力度相同,同时配合硅胶防滑垫的使用,不会出现脱夹或损伤产品外壁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壳电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方形铝壳电池夹取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夹取铝壳电池的夹取机构,会出现因夹臂运动不同步和夹取力度不同导致夹取电池过程中导致电池重心偏移而脱落或划伤外壁的情况出现,并且现有技术所使用的的夹臂为使用防滑措施或使用普通橡胶充当防滑垫,无法对电池起到有效的保护和防滑作用,导致铝电池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铝壳电池夹取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铝壳电池夹取机构,包括托板、连接盘、旋转电机、夹取机构,所述旋转电机位于连接盘的顶部,且旋转电机的转轴穿过连接盘中部通孔并使用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连接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顶端中部位置,所述夹取机构共有两个,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托板底部的左右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夹取机构由外壳、内螺纹杆、伺服电机、齿轮、夹臂、齿条、防滑硅胶组成,所述内螺纹杆共有四个,分别焊接在外壳顶部的四角位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丝安装在外壳顶端中部位置,且伺服电机的转轴穿过外壳顶端与外壳内部的齿轮相连,所述夹臂共有两个,且两个夹臂的内侧对向位置均设有一体成型的齿条,所述两个齿条由外壳的两端对向插入外壳内,并与外壳内的齿轮相啮合,所述外壳底部和两个夹臂的内侧均粘接有防滑硅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夹取机构内的齿轮有伺服电机驱动旋转,在齿轮旋转的同时,会带动两个夹臂上的齿条进行对向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连接盘的底端与托板固定,顶端与旋转电机的转轴连接,托板可以以旋转电机的转轴为轴心旋转3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且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修保养,其中夹取机构为伺服电机驱动的同步运动夹臂,可以保证夹臂夹取电池的力度相同,同时配合硅胶防滑垫的使用,不会出现脱夹或损伤产品外壁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取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托板1、连接盘2、旋转电机3、夹取机构4、外壳5、内螺纹杆6、伺服电机7、齿轮8、夹臂9、齿条10、防滑硅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方形铝壳电池夹取机构,包括托板1、连接盘2、旋转电机3、夹取机构4,所述旋转电机3位于连接盘2的顶部,且旋转电机3的转轴穿过连接盘2中部通孔并使用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连接盘2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1顶端中部位置,所述夹取机构4共有两个,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托板1底部的左右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佳能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佳能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640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缸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转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