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操作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4678.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2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35 | 分类号: | A61B34/35;A61B3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手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手柄,其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能够与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连接;手柄按压件,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按压件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以在移动至所述工作位置时,激活所述控制系统;推杆部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上,且能够相对所述手柄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推杆部组件的移动控制所述执行机构进行张合。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操作手柄可操作性,提高抓握的真实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作手柄。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在临床手术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微创手术操作需要高的操作精度和动作稳定性,但是由于手术工作时间很长,医生容易感觉到疲惫,可能会出现手的颤动、疲劳、肌肉神经的反馈,导致动作的不准确,加大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
在这种情况下,外科手术机器人应运而生,其在手术中可提供可视化导引或监视服务功能,辅助医生高质量地完成手术操作。它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并能够克服传统微创手术的缺陷,拓宽微创手术的范围,还可以进行手术仿真。操作手柄是遥控操作机器人系统的关键设备,使用者通过控制操作手柄进行实时的运动控制输入,从而控制机器人远端的执行机构,以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但是,现有的操作手柄设计成杆状,使用者在进行操作时没有抓握的真实感受,不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而且没有控制远端执行机构张合的设计,降低了可操作性。
因此,亟需一种操作手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手柄,以提高操作手柄可操作性,提高抓握的真实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能够与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连接;
手柄按压件,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按压件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以在移动至所述工作位置时,激活所述控制系统;
推杆部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本体上,且能够相对所述手柄本体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通过所述推杆部组件的移动控制所述执行机构进行张合。
可选地,所述手柄本体包括壳体和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以使得所述手柄按压件移动至所述工作位置时,通过所述电路板激活所述控制系统。
可选地,所述手柄按压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且所述手柄按压件与所述手柄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复位件;
优选地,所述手柄按压件具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朝向所述手柄本体的一侧设有按压杆,所述手柄本体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按压杆的开口,以允许所述按压杆运动通过所述开口后伸入所述手柄本体内。
可选地,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推杆部组件包括齿条、齿轮和第一电位计,所述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齿条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能够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电位计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电位计的转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位计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齿条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时,所述第一电位计采集所述齿轮的转动角度信息,以用于控制所述执行机构进行张合;
优选地,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电位计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齿轮的端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术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4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