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云台及其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4749.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汶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B64D47/00;B64C39/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林玉旋;陈晓妍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云台及其无人机,包括云台主体、支架以及红外摄像模组,所述云台主体包括云台壳体、红外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红外处理模块电连接的传输模块,所述红外处理模块和所述传输模块设于所述云台壳体内,且在所述云台壳体底部的投影间隔设置,所述支架设于所述云台壳体下方,所述支架在所述云台壳体底部的投影位于所述红外处理模块和所述传输模块之间,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包括主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主壳体的红外摄像头,所述主壳体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所述红外处理模块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无人机云台搭载于无人机时,由于无人机云台的整体高度较小,无人机可直接放置在地面进行起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云台及其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设计无人机的结构时,会尽可能使得无人机的重心与其质心重合,从而保障无人机的平稳飞行。同样的,设计无人机搭载的无人机云台也需要考虑重心的问题。市面上的无人机云台一般将各个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例如云台控制板、数据传输模块、红外摄像头处理模块等)依次叠加设置在云台壳体内的中间位置,并在正下方设置摄像头,从而使得无人机云台的重心靠近其质心。
然而,将各个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居中设置的方式,使得市面上的无人机云台的整体高度较高,且市面上的无人机的机身下方通常设有机脚架,当无人机云台连接于机身下方时,由于无人机云台的高度大于机脚架的长度,无人机云台部分相对机脚架向下凸出,导致无人机无法通过机脚架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起飞时需要手动托起机脚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云台及其无人机,由于无人机云台的整体高度较小,无人机可直接放置在地面进行起飞。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云台,包括云台主体、支架以及红外摄像模组,所述云台主体包括云台壳体、红外处理模块以及与所述红外处理模块电连接的传输模块,所述红外处理模块和所述传输模块设于所述云台壳体内,且在所述云台壳体底部上的投影间隔设置,所述支架设于所述云台壳体下方,所述支架在所述云台壳体底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红外处理模块和所述传输模块之间,所述红外摄像模组包括主壳体以及设于所述主壳体的红外摄像头,所述主壳体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红外摄像头与所述红外处理模块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云台壳体包括连接形成容腔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红外处理模块和所述传输模块设于所述下壳体,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为凸字形壳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侧,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位置,所述红外处理模块设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传输模块设于所述第三部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底面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容腔的散热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云台还包括两天线,两所述天线分设于所述云台壳体的两侧,且朝下设置,两所述天线电连接于所述传输模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云台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处,且位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减震组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临近所述第一开口处凸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凸起,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沿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成环形排列,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环形部件以及减震部件,所述环形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方,所述环形部件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所述环形部件对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凸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凸起,所述减震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起和所述第二连接凸起,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环形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47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平地漏焊接模具
- 下一篇:一种回转式输液针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