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备用启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8468.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7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将;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豪顿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发电 机组 备用 启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备用启动系统,属于柴油发电机组启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它包括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发电机G,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与发电机G连接,形成控制系统电压测量回路U以及控制系统电流测量回路I;还包括启动马达M、蓄电池组BAT、启动模式选择转换开关SA1、备用手动点火钥匙ES、模式接触器线圈KM1、模式接触器第一常开触点KM2、模式接触器第二常闭触点KM3、第一启动继电器线圈K1、第一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K2、第二启动继电器线圈S1、第二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S2。通过在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入备用启动系统,使智能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后柴油发电机组通过人工简单操作马上恢复供电,保证了柴油发电机组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备用启动系统,属于柴油发电机组启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保证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不因停电而受到影响,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当发生市政电网停电事故时,启用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继续供电,以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够正常进行。
目前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大多采用一种电子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柴油发电机组的启动和运行,即当停电时,由智能控制器及控制回路启动和运行备用发电机,优点是控制回路集成了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缺点是智能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后,人们需要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维修检查,在此过程中,柴油发电机组不能马上恢复供电,从而会对生产生活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备用照明、备用供水、供热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提到的需求,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原智能控制系统故障后快速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备用启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备用启动系统,包括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发电机G,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与发电机G连接,形成控制系统电压测量回路U以及控制系统电流测量回路I;它还包括启动马达M、蓄电池组BAT、启动模式选择转换开关SA1、备用手动点火钥匙ES、模式接触器线圈KM1、模式接触器第一常开触点KM2、模式接触器第二常闭触点KM3、第一启动继电器线圈K1、第一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 K2、第二启动继电器线圈S1、第二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S2;
所述启动模式选择转换开关SA1包括1号端子、2号端子、3号端子、4号端子;
所述蓄电池组BAT正极端分别连接至启动模式选择转换开关SA1 的1号端子与3号端子,蓄电池组BAT负极端连接至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自动启动输出端负极,启动模式选择转换开关SA1的2号端子连接到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自动启动输出端正极;
启动模式选择转换开关SA1的4号端子与备用手动点火钥匙ES 的30端子连接,备用手动点火钥匙ES的AC端子与模式接触器线圈 KM1串联后连接至启动马达M的负极端,备用手动点火钥匙ES的50 端子与第二启动继电器线圈S1串联后同样连接至启动马达M的负极端;
所述启动马达M正负极端分别连接至蓄电池组BAT的正负极端且两者正极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S2;
所述第一启动继电器线圈K1一端连接至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 电流检测端,另一端连接至蓄电池组BAT负极端。
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正常时,启动模式选择转换开关SA1的1 号端子与2号端子连通,发电机组控制系统PLC自动启动输出端正、负极对蓄电池组BAT发出电流信号,同时第一启动继电器线圈K1得电,第一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K2闭合,第二启动继电器线圈S1得电,第二启动继电器常开触点S2闭合,蓄电池组BAT正负极与启动马达 M正负极连通,启动马达M启动,发电机启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豪顿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豪顿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8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