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不透明聚合物薄膜的车辆-复合玻璃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2065.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M.克莱因;M.科尔夫;V.舒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章敏;黄念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不透明 聚合物 薄膜 车辆 复合 玻璃板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复合玻璃板(1),其至少包括通过至少一个热塑性中间层(4)相互接合的外玻璃板(2)和内玻璃板(3)以及布置在外玻璃板(2)和内玻璃板(3)之间的不透明聚合物薄膜(5),其中不透明聚合物薄膜(5)具有至少一个缺口(6)。
本发明涉及车辆-复合玻璃板、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现代车辆配备了越来越多的光学传感器,其信号用于辅助驾驶员。这类传感器的实例是摄像机,例如视频摄像机或夜视摄像机、雨水传感器、光传感器或测距仪。指向前方的传感器通常固定在挡风玻璃板的内室侧表面上,通常在中心处在上边缘附近。所述传感器在现有技术中被挡风玻璃板上的不透明覆盖印刷物遮盖。为此,主要充当挡风玻璃板的安装胶粘剂的UV防护的常见外周框架状覆盖印刷物在传感器的区域中明显朝着玻璃板中心方向增大。
常规传感器安装在挡风玻璃板上,以使其检测方向具有水平走向。由于挡风玻璃板严重倾斜地,例如以与垂直方向成60°的安装角安装在车辆中,传感器的检测方向与挡风玻璃板围住约30°的非常尖的角度。由此导致挡风玻璃板的相对大、基本上梯形的所谓的传感器窗口。该传感器窗口是挡风玻璃板的如下区域,穿过该区域的辐射被传感器检测。因此,所述挡风玻璃板的传感器窗口是位于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路径中的区域。
如果应在所述玻璃板上固定越多传感器,该挡风玻璃板的越多面积被传感器窗口的总和占据,并且必须形成更大的应遮盖传感器的覆盖印刷物。
在制造车辆-复合玻璃板时,将覆盖印刷物在丝网印刷中在弯曲各玻璃板之前施加到外玻璃板或内玻璃板上。在通常在500°C至700°C的温度下进行的弯曲程序过程中,相比于被各玻璃吸收而言,热量被丝网印刷物更强地吸收。这可导致被丝网印刷物,特别是黑色印刷物包围的传感器窗口中的光畸变和/或导致玻璃破碎。
US 2019/0022981 A1公开了层压车辆玻璃,其在层压体内包括AMOLED屏幕和传感器。AMOLED屏幕位于清澈窗口区域中或被第一玻璃板的第二主表面和AMOLED屏幕的后表面之间的外部外周掩蔽层掩蔽,并且连接件也任选地被外部掩蔽层掩蔽。
在EP 3 216 655 A1中提出了通过支架支撑传感器,以使得光束路径以与传感器窗口的外角至少4mm的距离穿过传感器窗口。以这种方式,应将由于丝网印刷物的热量吸收所引起的光畸变对传感器的影响保持为尽可能低。
在WO 2015/186839 A1中提出了用深色屏蔽层遮盖传感器窗口的光畸变区域,该屏蔽层借助胶粘剂固定玻璃板之一上。替代地提出了至少局部地通过借助胶粘剂固定的屏蔽层代替包围摄像机窗口的搪瓷层,以避免光畸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车辆-复合玻璃板,其中特别是改进了传感器窗口的光学质量和/或降低了弯曲程序过程中玻璃破碎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复合玻璃板来实现。优选实施方案来自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的车辆-复合玻璃板至少包括通过至少一个热塑性中间层相互接合的外玻璃板和内玻璃板以及布置在外玻璃板和内玻璃板之间的不透明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不透明聚合物薄膜根据本发明具有至少一个缺口。
所述外玻璃板和内玻璃板通常由玻璃构成。所述复合玻璃板被设置用于将车辆内室与外部环境分隔。例如所述车辆-复合玻璃板是窗户玻璃板,其被插入车辆车身的窗户开口中或为此设置。本发明的车辆-复合玻璃板特别是机动车的挡风玻璃板。
内玻璃板是指被设置用于在安装位置中朝向车辆内室的那个玻璃板。外玻璃板是指被设置用于在安装位置中朝向车辆外部环境的那个玻璃板。各玻璃板的在安装位置中朝向车辆外部环境的那个表面称为外侧表面。各玻璃板的在安装位置中朝向车辆内室的那个表面称为内室侧表面。
布置在传感器的检测光束路径中或为此设置的车辆-复合玻璃板区域被称为传感器区域或传感器窗口。在传感器窗口中穿过该车辆-复合玻璃板的辐射被该传感器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圣戈班玻璃厂,未经法国圣戈班玻璃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