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次浸提法生产氧化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2439.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2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岳辉伟;李世川;龙忠祥;蒋涛;刘权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东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次 提法 生产 氧化锌 方法 | ||
一种两次浸提法生产氧化锌的方法,包括一次浸提步骤、任选的净化步骤、第一沉淀步骤、第二沉淀步骤、一次煅烧步骤、二次浸提步骤、加压结晶步骤、减压分解步骤、任选的漂洗步骤、二次煅烧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低品位含锌原矿的资源化利用,特别涉及一种两次浸提法生产氧化锌的方法,尤其涉及从低品位氧化锌原矿出发,通过两次浸提工艺生产氧化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低品位锌矿难以在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矿业企业面临的问题。中国的锌矿总储量比较丰富,但总体上锌品位低,目前尚不能经济利用的呆矿、贫矿占据储量的很大部分,特别是有上亿吨含氧化锌3%~5%的采矿尾矿及选矿尾矿长期堆存,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很大压力。可用的锌原料供给不足,同时大量矿源无法利用,二者矛盾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高效利用低品位氧化锌矿资源的方法对于缓解锌原料供需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对于低品位氧化锌矿的直接利用,主要工艺是通过火法生产次氧化锌。但是该工艺能耗高,污染大,属于应当淘汰的工艺,因此受国家产业政策的严格限制。
低品位锌矿难以在工业过程中直接作为原料使用,一般情况下需要以选矿过程将锌成分富集,以适合后续工业生产的需要。但是选矿回收率低、精矿品位低等问题是国内外氧化锌矿选矿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目前选矿主要使用浮选法,需要加入大量硫化钠进行硫化处理,硫化包裹后的锌需要经火法或加压氧化二次处理后才能直接作为生产金属锌或生产氧化锌的原料,不仅工艺繁琐,还造成严重的污染。可见现有的选矿工艺存在诸多弊端,低品位锌矿难以通过现有的选矿方式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也有湿法提取锌矿,然后将锌成分回收的工艺。现有的代表性的湿法工艺主要包括硫酸浸出法、氯化钙法、氯化铵法等。硫酸浸出法选择性低,会将矿石中的可溶硅大量浸出,生成的胶态硅难以过滤,且酸浸法生成大量硫酸盐渣,造成极大的环保处理压力;氯化钙法无法有效处理原矿中硅酸锌、铁酸锌等成分的浸出,且浸出率不理想,需要高温浸出,综合经济效益不佳。而在氯化铵法中,对原矿进行浸出后,从浸出液中回收锌成分的过程非常困难。当锌矿品位低时,现有的湿法工艺的弊端更加突出。
因此,现有的工艺对低品位含锌原矿的利用尚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低品位氧化锌矿利用的工艺存在耗能高、收率低、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综合经济价值低等问题。本发明通过对锌矿处理工艺的改进,解决低品位锌矿利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两次浸提法生产氧化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次浸提步骤:将磨细后的含锌原矿与第一浸提剂混合搅拌,然后过滤,得到第一浸出液,其中,所述第一浸提剂为氨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水溶液,或氨和碳酸铵的混合水溶液,或氨、碳酸氢铵和碳酸铵的混合水溶液;
任选地,对所述一次浸提步骤中得到的第一浸出液进行净化;
第一沉淀步骤:向所述第一浸出液中加入氧化钙和/或氢氧化钙,搅拌,然后过滤,得到第一固体和第一滤液;
第二沉淀步骤:向所述第一滤液加入氢氧化钙和/或氧化钙,搅拌,然后过滤,得到第二固体和第二滤液;
一次煅烧步骤:取所述第二固体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150~1050℃,优选150~350℃;
二次浸提步骤:向所述一次煅烧步骤得到的煅烧产物加入第二浸提剂,搅拌,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浸出液,其中,所述第二浸提剂为氨和碳酸氢铵的混合水溶液,或氨和碳酸铵的混合水溶液,或氨、碳酸氢铵和碳酸铵的混合水溶液;
加压结晶步骤:向所述第二浸出液中通入加压的二氧化碳,得到含有结晶的浆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东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东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