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的制备方法和乙烯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4324.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台雨;金仁燮;李成圭;申俊浩;秋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10G51/02 | 分类号: | C10G51/02;C10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静;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所述进料流进料到第二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一部分进料到脱甲烷塔中,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三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脱甲烷塔中;
将脱甲烷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C2分离塔中;
将C2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作为第一循环流;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一压缩机中作为第二循环流;以及
将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2.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所述进料流进料到第二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一部分进料到脱甲烷塔中,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三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脱甲烷塔中;
将脱甲烷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C2分离塔中;
将C2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作为第一循环流;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一压缩机中作为第二循环流;以及
将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其中,仅在所述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中的C1的含量为35摩尔%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进行所述的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一压缩机中作为第二循环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在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之前的温度为-65℃至-55℃,并且
所述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在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之后的温度为-76℃至-6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剩余部分进料到脱乙烷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包含氢气以及C1和C2烃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在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之前的温度为-76℃至-66℃,并且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在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之后的温度为-90℃至-7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循环至冷却箱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脱甲烷塔的塔顶排出流循环至冷却箱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C2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包含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C2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作为原料循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循环至C2分离塔作为第三循环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43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