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的制备方法和乙烯的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4324.3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台雨;金仁燮;李成圭;申俊浩;秋渊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C10G51/02 | 分类号: | C10G51/02;C10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静;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制备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由热裂化法制备乙烯时,能够通过防止由于产量增加引起的过载来提高乙烯的收率的乙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实施所述制备方法的乙烯的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9月0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05163和于2019年07月0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079915的优先权的权益,这两项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由热裂化法制备乙烯时,能够通过防止由于产量增加引起的过载来提高乙烯的收率的乙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实施所述制备方法的乙烯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乙烯通过诸如石脑油、乙烷、丙烷等的热裂化方法,乙炔氢化的方法,乙醇脱水的方法等的各种方法制备。在这些方法中,在热裂化方法中,将作为原料的诸如石脑油等的烃化合物输入到炉中,使烃化合物在炉中进行热裂化,并且使热裂化产物进行冷却、压缩和纯化。
近年来,在使用诸如石脑油等的烃化合物作为原料的热裂化方法中,为了提高诸如乙烯的产物的收率,使用除了使用石脑油作为原料的液相分解步骤之外,还包括使用乙烷、丙烷等作为原料的气相分解步骤的方法。此处,作为在通过石脑油的裂化生成的热裂化产物中的乙烷,使用纯化之后循环的乙烷作为原料,作为在通过石脑油的裂化生成的热裂化产物中的丙烷,使用纯化之后循环的丙烷作为原料,或者使用从外部引入的丙烷作为原料。特别地,由于丙烷比其它原料便宜,因此,它可以容易得到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在石脑油热裂化工艺中增加使用乙烷、丙烷等的气相分解步骤的情况下,优选地,增加将热裂化生成的产物冷却、压缩和纯化的步骤,但是由于诸如额外设置其它工艺的空间的问题,因此仅增加炉。
然而,在安装附加炉并从外部引入另外的丙烷用作炉中的原料的情况下,另外的丙烷与现有的循环并重新用作原料的乙烷之间的裂化收率的差异非常大。特别地,在使用丙烷作为原料的热裂化工艺的比例增加的情况下,例如安装使用丙烷作为原料的附加炉的情况、使用石脑油的液相分解步骤由于工艺设备的维护而中断的情况等,由热裂化生成的产物中的甲烷的含量剧烈增加,引起在纯化工艺中发生过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当通过石脑油的热裂化制备乙烯时,所述制备方法能够根据原料类型的变化处理裂化收率的变化。
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当通过石脑油的热裂化制备乙烯时,所述制备方法能够根据原料类型的变化处理裂化收率的变化,使得可以自由地安装使用气相原料的附加气炉,并且即使在使用石脑油的液相分解步骤由于工艺设备的维护而中断的情况下也可以单独操作,以及,一种实施所述制备方法的乙烯的制备装置。
技术方案
在一个总的方面,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所述进料流进料到第二气液分离塔中;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一部分进料到脱甲烷塔中,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三气液分离塔;将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脱甲烷塔中;将脱甲烷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C2分离塔中;将C2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作为第一循环流;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一压缩机中作为第二循环流;以及将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4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