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5516.6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4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拓也;须长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2/10 | 分类号: | C08G2/10;C08G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崔仁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共聚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制成成型品时能够抑制从该成型品产生甲醛、并且降低该成型品的发黄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在制造氧亚甲基共聚物时,从聚合引发剂所含的高氯酸或其衍生物的量、和共聚物原料的含有三噁烷和共聚单体的全部单体所含的三乙醇胺量算出的有效聚合引发剂量被调节在规定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氧亚甲基共聚物(聚缩醛)由于机械、化学、物理和电气特性优异,从而广泛用于各种产业领域。一般而言,氧亚甲基共聚物可以通过使用酸性的聚合引发剂(酸催化剂),将三噁烷与环氧烷烃、环状缩甲醛等共聚单体进行聚合来制造。
作为氧亚甲基共聚物的聚合引发剂,广泛使用氟化硼系化合物。然而,在使用氟化硼系化合物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比较大量的聚合引发剂,存在不仅所得聚合物的聚合度有限,而且容易发生副反应,存在较多不稳定末端部,因而需要烦杂的稳定化工序等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平11-005822号公报中,提出一种聚缩醛共聚物的制造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高氯酸系的聚合催化剂,将共聚单体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与上述聚合催化剂混合而得的混合液添加至三噁烷中,进行共聚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存在从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成型品产生的甲醛引发臭气的课题、和氧亚甲基共聚物的成型品的发黄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成成型品时能够降低从该成型品产生的甲醛的产生量、并且降低该成型品的发黄的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锐意探讨,结果发现在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将从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所含高氯酸量和共聚物原料中的三乙醇胺量算出的有效聚合引发剂量调节为规定范围,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以至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示。
<1>一种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制备含有高氯酸或其衍生物的聚合引发剂(A)的工序1;
将在上述工序1中制备的聚合引发剂(A)与含有三噁烷的组合物(B)混合而得到的含有三噁烷和共聚单体的共聚物原料(C)在65℃~125℃进行聚合反应的工序2;和
向工序2中得到的生成物中加入聚合终止剂(D)得到粗氧亚甲基共聚物的工序3,
上述共聚物原料(C)中,相对于作为上述三噁烷与共聚单体的合计的全部单体1mol,含有0.048×10-6mol以上0.25×10-6mol以下的三乙醇胺,
将相对于全部单体1mol的高氯酸量X(mol/mol)与相对于全部单体1mol的三乙醇胺量Y(mol/mol)的差作为有效聚合引发剂量Z(mol/mol)并通过下述式(1)进行定义时,上述共聚物原料(C)中的上述有效聚合引发剂量Z大于0且为0.2×10-6以下,
Z=X-Y (1)。
<2>如上述<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聚合引发剂(A)含有共聚单体。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组合物(B)含有共聚单体。
<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
上述聚合引发剂(A)含有有机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5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