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产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2565.2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俊介;四方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P21/02 | 分类号: | C12P21/02;C12N9/42;C12N9/54;C12N1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沈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产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菌体和未利用的培养原料生产发酵产物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产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发酵产物的制造方法是培养微生物制造发酵产物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D):(A)在第1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的工序;(B)使含有培养后的菌体、培养原料及发酵产物的培养液在填充有吸附所述发酵产物的吸附剂且作为菌体的大小的短径d、吸附剂的细孔径D1及吸附剂之间的最小空隙直径D2满足D1dD2的关系的吸附塔内通液,从而使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吸附于所述吸附剂,并回收从吸附塔流出的含有菌体及培养原料的流出液的工序;(D)在第2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的工序,其中,所述第2培养基使用含有所述回收的菌体和培养原料的流出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微生物的发酵产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通过使用微生物的发酵法生产工业上有用的化合物的技术已投入实际使用。
微生物培养后的发酵培养液中除了发酵产物以外,还有未利用的培养原料、微生物菌体混在一起,因此在从培养液中取得发酵产物的操作中,通常首先分离菌体,然后将发酵产物与含有未利用的培养原料的溶液分离,进行回收的操作。在分离操作中,利用离心分离、膜分离、吸附分离等(例如,专利文献1~3)。
此外,报道了在用多孔质陶瓷膜过滤培养液,分离菌体的同时,将培养液中含有的酶特异性地吸附在膜上,除去膜过滤液后进行洗脱回收的方法(专利文献4)。
但是,在这些现有的方法中,菌体是可以再利用的,但未利用的培养原料在发酵产物的回收操作中被废弃的情况较多,在发酵产物的生产中被再利用的情况较少。发酵生产用培养基中多使用富营养的液体培养基,因此从经济的观点出发,希望有效利用培养原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67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1284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3614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3-2404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产物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发酵产物的制造方法是培养微生物制造发酵产物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D):
(A)在第1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的工序;
(B)使含有培养后的菌体、培养原料及发酵产物的培养液在填充有吸附所述发酵产物的吸附剂且菌体的大小(短径)d、吸附剂的细孔径D1及吸附剂之间的最小空隙直径D2满足D1dD2的关系的吸附塔内通液,从而使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吸附于所述吸附剂,并回收从吸附塔流出的含有菌体及培养原料的流出液的工序;
(C)使洗脱液与所述吸附剂接触,从而使发酵产物洗脱的工序;
(D)在第2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的工序,其中,所述第2培养基使用含有所述回收的菌体和培养原料的流出液。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回收发酵培养液中混在一起的菌体及未利用的培养原料,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菌体及培养原料生产发酵产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反复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像现有那样仅从微生物培养后的发酵培养液中首先分离菌体,将菌体、未利用的培养原料及发酵产物混在一起的发酵培养液在填充有吸附剂的规定的树脂塔内通液,使发酵产物吸附于该吸附剂上,另一方面如果使含有菌体和未利用的培养原料的溶液通过,就能够一起回收菌体和未利用的培养原料,并且这些能够与发酵产物分离,可以将菌体及未利用的培养原料再利用于以后的发酵产物的生产中。
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菌体以及培养原料在发酵产物生产中的有效利用,可以通过发酵法在经济上高效地生产发酵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2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燃烧动力系和电气动力系的混合动力驱动系
- 下一篇:环状酯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