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可装载、接收和卸载货物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2889.6 | 申请日: | 2019-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4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宙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特凡·宙纳 |
主分类号: | B60P1/02 | 分类号: | B60P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德国01307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汽车 混合 动力 车辆 装载 接收 卸载 货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且用于装载、接收和卸载货物的系统,并且涉及一种安装有所述系统的车辆。所述系统包括位于车辆下部底座上的可折叠装载区域和导轨系统。装载区域具高度调节功能、大小可变且理想为立方形,以便接收各种运输货物。安装有所述装置的车辆能降低环境的影响、可具有汽车共享概念和私人或后勤应用、以及出色的人体工程学。另外,轨道系统、折叠机构和要运输的运输物品是防风雨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的可装载、接收和卸载货物的系统,以及关于一种安装有所述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用于汽车内和汽车上运输和接收货物的多种不同解决方案已被提出。这些解决方案主要针对特定的运输货物进行了优化,通常以货物的容置位置来区分,并且主要用于具内燃发动机的汽车。另外,大多数解决方案仅能应用于完整且具特定结构的整车,因此若采用这些解决方案必须做出某些妥协。
目前已知有多种安装在车辆外部,主要是安装在车顶或车辆后部,的装载系统。例如欧洲专利(DE 202016104011U1)揭露了一种用于自行车或车顶箱的装载系统。这些装载系统近年来已得到部分优化,例如欧洲专利(DE102017201527A1)揭露了一种具有可折叠最佳集成的车顶行李架系统。
此外,欧洲专利(DE102013212669A1、DE202016006976U1)还揭露了一种用于内部装载自行车的装载系统。
除了上述提到的装载系统外,某些解决方案还利用车辆下表面来运输货物。例如欧洲专利(DE202013100573U1、AU2012227161B2)揭露了一种更多用于露营领域的解决方案。欧洲专利(DE102012004821A1、DE102013012126A1)揭露了一种用于汽车后部区域的部分集成解决方案(例如抽屉)。
欧洲专利(DE102015224098A1)揭露了一种大量应用在汽车的轨道系统,但这种轨道系统主要用于汽车内部且用于固定安装在汽车内部例如汽车座椅的装置。
可折叠容器在货物运输领域中非常常见。欧洲专利(DE102005049340A1)揭露了一种安装在机动车辆内或机动车辆上的折叠箱。欧洲专利(WO2016/048472)揭露了一种可竖直折叠的卡车拖车,所述可竖直折叠的卡车拖车通过爪格栅实现。
欧洲专利(DE102009012404A1)揭露了一种用于运输对温度敏感货物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温度控制且这种解决方案可包括电源连接。
外部装载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即使通过部分优化实现了改进,但仍存在人体工程学不佳、空气动力学不佳、易造成污染和较差的防盗保护等缺点。对使用者来,人体工程学不佳尤为重要。此外,尽管使用者能慢慢习惯人体工程学不佳,但外部装载系统在美学上仍有不足。
内部装载系统通常组装起来很复杂。例如,自行车通常需要部分拆卸才能装进车内。此外,车辆内部可能会受到灰尘和难闻气味的影响。
已知的装载系统在使用后通常不可折叠,因此即使在装载系统不使用时仍旧必须留有用于装载系统的存储空间。
应用于城市物流的装载系统通常具有结构上的缺点。例如用于后车箱的投递应用(drop-off application)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入车辆的私人区域。此外即使仅使用一次,也要针对特定使用情况进行车辆改装且这类的应用通常缺少自动化的装卸。
由于内燃机需要排气系统,因此迄今为止用于车辆下部底座的装载系统仅限于使用较小的容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种限制对电动车辆来说已不再是个问题。
几乎所有已知的解决方案还具有一个共同点,亦即通过安装或组装这样的系统使车辆的“共享”变得更加困难。也就是说,必须针对每种用途分别提供和安装与应用相关的单独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特凡·宙纳,未经斯特凡·宙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2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