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强化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6832.3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下拂卓也;神谷元畅;清水隆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04 | 分类号: | C08J5/04;C08K3/013;C08L6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强化 塑性 聚酯树脂 组合 | ||
本发明是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不丧失作为聚酯树脂的特性,还在混合了玻璃纤维等无机强化材的组成中,为高强度,高刚性且维持良好的表面外观,并且翘曲变形少,毛刺产生极少;其是含有(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15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以外的至少一种聚酯树脂1质量%以上不足15质量%、(C)非晶性树脂5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D)无机强化材5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E)含缩水甘油基的苯乙烯系共聚物0.1质量%以上3质量%以下、(F)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0.5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以及(G)酯交换抑制剂0.05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的无机强化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热塑性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等无机强化材的无机强化聚酯树脂组合物。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机强化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可得到即使为薄壁和/或长条的成形品,也能够保持高刚性、高强度且成形品的无机强化材的浮出等导致的外观缺陷少,表面光泽良好,翘曲变形少,并且毛刺极少的成形品。
背景技术
一般地,聚酯树脂的机械特性、耐热性、耐药品性等优异,广泛用于汽车部件、电气和/或电子部件、家庭杂货品等。其中已知的是,用玻璃纤维等无机强化材进行强化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刚性、强度和耐热性得到飞跃性地提升,特别是对于刚性,是根据无机强化材的添加量而提高。
但是,玻璃纤维等无机强化材的添加量多时存在以下情况:玻璃纤维等无机强化材在成形品表面浮出,外观特别是表面光泽显著降低,商品价值受损。
因此,作为提高成形品外观的方法,提出将成形时的模具温度设定为极高,例如120℃以上而进行成形。不过该方法中,为提高模具温度需要特别的装置,做不到用任何成形机都能成形的通用性。在此基础上,该方法中,提高模具温度至高温时,也会存在模具内远离浇口的成形品的末端部分等上产生玻璃纤维等的浮出,得不到良好的成形外观的情况,及成形品的翘曲变大,产生不良的情况。
另外,近年,各种玻璃纤维等无机强化材料中,为了得到高光泽性的成形品,提出了改良模具(专利文献1、2)。该模具改良是在模具的腔室部分装入隔热性高的陶瓷,例如氧化锆陶瓷等作为嵌套物,控制为熔融树脂在腔室中填充后立刻急冷,将腔室内的树脂保持在高温下,其目的在于得到表面性优异的成形品。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模具制造变得高价,而且在平板等单纯成形品形状中虽然有效,但在复杂成形品的情况下,陶瓷加工困难,精度高的模具制造困难。
因此提出了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无需模具的特别改良、高温设定等,通过改进树脂组合物的特性,即使是混合了玻璃纤维等无机强化材的树脂组成,也能实现成形品的外观,抑制翘曲变形(专利文献3~6)。
按照上述文献的组合物,混合各种非晶性树脂,共聚聚酯等,控制树脂组合物的晶化行为,即使模具温度为100℃以下,添加玻璃纤维等的树脂组合物中,也可得到良好的表面外观,并且也能抑制翘曲变形。
另一方面,在上述外观、翘曲变形之外,特别是成形聚酯树脂等结晶性树脂时,有时成形品的毛刺成为问题。若毛刺产生,就需要毛刺除去工序等,因而耗费时间、成本。特别地,近年来出于轻量化等的目的,有成形品的厚度薄、变小的倾向,因而有毛刺的问题变得比较多的倾向。毛刺产生虽也有伴随着模具老化、出现间隙所导致的模具原因,但一般地,树脂原因的影响大。使用非晶性树脂时,已知由于其粘度特性,有毛刺变少的倾向,但结晶性树脂中,除了表现出与非晶性树脂类似行为的聚烯烃系树脂以外,少有涉及毛刺的讨论例。当然,至此说明的现有文献等中,并无涉及毛刺的记载,另外,现状是在聚酯树脂中,在组成面上抑制毛刺的尝试很少被实施。一般地,流动性过好时有容易产生毛刺的倾向,因而提高树脂的粘度的方法虽容易想到,但仅提高粘度时,为了对成形品整体填充树脂而需要非常高的压力,因而有时模具会不耐压力而开口,出现毛刺。该倾向在制品的厚度薄时尤为显著。已经有提出过解决该课题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6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