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8164.8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泰元;西村贤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2;H01F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张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装置 | ||
线圈装置设置于设置对象。线圈装置具备至少收容线圈部的壳体以及与设置对象热接触的散热部件。散热部件包含介于壳体与设置对象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朝向设置对象突出的突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与线圈装置的冷却有关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封入到树脂的线圈、与线圈一同封入到树脂的第1导体、一端部在树脂的内部与第1导体接触且另一端部向树脂的外部露出的第2导体、以及安装于第2导体的另一端部的散热体。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57587号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散热体作为水冷的冷却装置构成的强制冷却与散热体被埋设于地中的自然冷却。在自然冷却中,能够省略冷却装置等,因此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因此,在该技术领域中,期望提高自然冷却带来的冷却性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对能够提高自然冷却带来的冷却性能的线圈装置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设置于设置对象,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至少收容线圈部;以及散热部件,其与设置对象热接触,散热部件包含介于壳体与设置对象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朝向设置对象突出的突起。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能够提高自然冷却带来的冷却性能的线圈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公开的线圈装置的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简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线圈装置的散热部件的俯视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线圈装置的对置面以及抵接面的放大图。
图6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设置于设置对象,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至少收容线圈部;以及散热部件,其与设置对象热接触,散热部件包含介于壳体与设置对象之间的至少一部分的主体部、以及从主体部朝向设置对象突出的突起。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线圈装置中,散热部件的主体部介于壳体与设置对象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因此,来自壳体的热被传递至主体部。散热部件与设置对象热接触。散热部件包含从主体部朝向设置对象突出的突起。因此,传递至主体部的热经由突起向设置对象辐射。由此,促进从壳体向设置对象的散热。其结果,能够提高自然冷却带来的冷却性能。
在几个方式中,也可以是,突起是从主体部朝向设置对象突出的多个壁部。在该情况下,通过多个壁部,有效地扩大散热部件的散热面积。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自然冷却带来的冷却性能。
在几个方式中,也可以是,设置对象包含地面以及地基,壁部的至少一部分埋没于比地面更靠下方的位置,壁部包含沿着主体部延伸的多个第1壁部以及与第1壁部交叉的多个第2壁部,在由第1壁部以及第2壁部划分的间隙填充有填充材料。在该情况下,向地基的散热专门通过经由填充于间隙的填充材料进行的热的辐射来实现。因此,向地基的散热也可以不利用空气等流体在间隙中的对流。因此,能够采用相互交叉的第1壁部以及第2壁部的结构,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散热部件的散热面积。
在几个方式中,也可以是,主体部包含支承线圈部的线圈支承部,线圈支承部包含减少由线圈部产生的涡流的涡流减少部。在该情况下,通过涡流减少部减少由线圈部产生的涡流,因此抑制散热部件本身的发热。因此,能够抑制散热部件的大型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息通知提示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可变密度标测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