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构件和微针贴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8439.8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胜则;滨本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德阿利克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李书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构件 微针贴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担载有微针阵列的贴剂,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皮肤的固定性优异的新的贴剂。作为本发明,例如可举出在粘合构件的粘合剂层侧的面担载有微针阵列的贴剂、该粘合构件等,所述粘合构件的特征在于,在支承体的单面上设置有压敏性粘合剂,所述粘合构件的刚性为1.3MPa·mm4以上。本发明贴剂等能够提高微针的穿刺性,并且将微针阵列牢固地固定于皮肤,能够在不浪费药物的情况下定量地进行给药,因此作为医药品等有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构件。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该粘合构件担载有微针阵列的贴剂(微针贴剂)、由该粘合构件构成的用于将微针穿刺皮肤的辅助工具等。特别是涉及一种对皮肤的固定性优异的微针贴剂。
背景技术
使用微针阵列的药剂的透皮给药是近年来开始积极研究的领域。而且,迄今为止由许多企业研究了微针阵列的实用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1、2)。另外,对于将微针阵列贴附于皮肤的方法,也研究了使用各种装置的方法(专利文献3、4),作为将微针穿刺皮肤的机构,研究了通过弹簧力进行射出或按压的方法、用手的力量进行按压的方法等。
但是,通过利用弹簧力进行射出或按压的方法、用手的力量进行按压的方法来穿刺皮肤并贴附的微针阵列由于皮肤的排斥力而发生从皮肤的浮起,得不到充分的药剂注入效果的现象成为问题。特别是为了提高微针阵列的皮肤穿刺性而对皮肤施加张力进行拉伸来贴附微针阵列时,皮肤更明显地收缩而使微针阵列浮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3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再表2012-1283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0-51633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042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以往,对皮肤施加张力进行拉伸或者在不施加张力的情况下将微针阵列通过弹簧力进行射出或按压的方法、或者用手的力量进行按压、穿刺、贴附时,存在因皮肤收缩或皮肤的弹性而微针阵列浮起的问题。因此,期望开发出一种能够稳定地维持微针阵列向皮肤的固定的新的贴剂。
本发明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皮肤的固定性或微针的穿刺性优异的新的微针贴剂。另外,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该其微针贴剂的粘合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对微针贴剂的粘合构件或其支承体进行了研究。
首先,如果在不拉伸皮肤的情况下贴附微针阵列,则如图1(A)所示,因皮肤的弹性而微针阵列浮起。另一方面,如果在使皮肤拉伸而提高微针的穿刺性提高后贴附微针阵列,则如图1(B)所示,因穿刺后的皮肤的松弛而微针阵列浮起。
本发明人等发现如果用具备适度的刚性的粘合构件将皮肤粘合固定,则能够防止所贴附的微针阵列的浮起(参照图2)。
本发明人等基于上述见解,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1]一种粘合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支承体的单面上设置有压敏性粘合剂,刚性为1.3MPa·mm4以上。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粘合构件,其中,刚性在1.3~3400MPa·mm4的范围内。
[3]根据上述[1]所述的粘合构件,其中,刚性在1.3~1200MPa·mm4的范围内。
[4]根据上述[1]所述的粘合构件,其中,刚性在1.3~730MPa·mm4的范围内。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合构件,其中,支承体为树脂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德阿利克斯株式会社,未经美德阿利克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