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隔构件和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0847.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本多立彦;丸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构件 电池组 | ||
1.一种分隔构件,其具有厚度方向和与该厚度方向正交的面方向,且用于在该厚度方向上分隔单电池间、或分隔单电池与除单电池以外的构件,
所述分隔构件包含:
隔热材料;和,
辅助构件,其在该面方向上与该隔热材料相邻地配置、且用于限制该厚度方向上的该隔热材料的收缩范围,
该辅助构件的密度相对于该隔热材料的密度之比为0.5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从所述厚度方向俯视所述隔热材料和所述辅助构件的情况下,所述辅助构件的面积相对于所述隔热材料的面积之比为0.02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所述隔热材料的密度为0.23~1.1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所述辅助构件的密度为0.30~2.0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从所述厚度方向俯视所述隔热材料和所述辅助构件的情况下,所述隔热材料的形状为长方形,且所述辅助构件配置于沿着所述长方形的对置的2边的位置、沿着所述长方形的3边的位置、沿着所述长方形的4边的位置、和所述长方形的4角的位置中的任意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所述隔热材料由包含能保持液体的多孔体的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所述多孔体包含纤维质和颗粒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具有用于收纳所述隔热材料和所述辅助构件的外饰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所述外饰体为金属箔与树脂的层压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所述金属箔为选自铝箔、铜箔、锡箔、镍箔、不锈钢箔、铅箔、锡铅合金箔、青铜箔、银箔、铱箔和磷青铜中的至少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分隔构件,其中,所述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12.一种电池组,其具备:多个单电池;隔热材料;和,辅助构件,其与该隔热材料相邻地配置、且用于限制该厚度方向上的该隔热材料的收缩范围,
该辅助构件的密度相对于该隔热材料的密度之比为0.50~6.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从厚度方向俯视所述隔热材料和所述辅助构件的情况下,所述辅助构件的面积相对于所述隔热材料的面积之比为0.020~1.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隔热材料的密度为0.23~1.1g/cm3。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辅助构件的密度为0.30~2.0g/cm3。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从所述厚度方向俯视所述隔热材料和所述辅助构件的情况下,所述隔热材料的形状为长方形,且所述辅助构件配置于沿着所述长方形的对置的2边的位置、沿着所述长方形的3边的位置、沿着所述长方形的4边的位置、和所述长方形的4角的位置中的任意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隔热材料由包含能保持液体的多孔体的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08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