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隔构件和电池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0847.7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本多立彦;丸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 构件 电池组 | ||
避免在分隔构件与单电池之间形成间隙。一种分隔构件,其具有厚度方向和与该厚度方向正交的面方向,且用于在该厚度方向上分隔单电池间、或分隔单电池与除单电池以外的构件,所述分隔构件包含:隔热材料;和,辅助构件,其在该面方向上与该隔热材料相邻地配置、且用于限制该厚度方向上的收缩范围,该辅助构件的密度相对于该隔热材料的密度之比为0.50~6.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隔构件和电池组。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包含搭载于车辆、船舶等移动体的二次电池(也称为单电池)的电池组件,研究了多种使用弹性构件作为配置于单电池间的分隔构件、或作为分隔构件的一部分的以下技术。
例如,有如下二次电池组件:其在单电池间配置有:能允许单电池的膨胀且适当地维持对各单电池施加的面压的缓冲板(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抑制对相邻的单电池单元的导热、有效地向散热空间散热,有如下电池组:其在单电池单元间配置有:以弯曲模量高的树脂构件为基材的导热构件(例如专利文献2)。另外,有如下二次电池组件:其具有使电极组的正极和负极与电池容器之间绝缘、且吸收振动的绝缘构件(例如专利文献3)。进而,为了电池的温度控制,公开了使用隔热材料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7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861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219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614678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包含多个单电池、和用于分隔单电池间的分隔构件的电池组中,多个单电池之一发生异常放热的情况下(此处是指,“构成单电池的电极、构成电解液等的化学物质的一部分和/或全部在单电池内部边伴有放热边引起分解反应,从而单电池的温度上升,单电池的一部分和/或整个区域成为200℃以上的情况”),认为,将来自该异常放热了的单电池的热隔着分隔构件传递至未发生异常放热的单电池。构成电池组的多个单电池例如有时沿厚度方向排列,且在对厚度方向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被收纳于壳体。上述情况下,成为对夹持于单电池间的分隔构件、配置于单电池与除单电池以外的构件之间的分隔构件也施加压力的状态。分隔构件受到将单电池收纳于壳体时的限制压力而被压缩。另外已知,由于单电池成为充电、高温而发生膨胀。上述情况下,会对分隔构件施加进一步的压力。分隔构件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变得进一步被压缩。
另一方面,单电池由于放电而收缩,但上述情况下,对分隔构件的压力会被缓和。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可知:由于该放电所产生的收缩而分隔构件无法恢复至原来的状态,有时产生在分隔构件与二次电池之间形成间隙的问题。如此如果在分隔构件与二次电池之间产生间隙,则掺入至该间隙的空气作为隔热层发挥作用,二次电池与分隔构件之间适当的热移动被妨碍,作为其结果,可知:有时产生隔着分隔构件的导热性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3等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分隔构件出于单电池与分隔构件的缓冲、单电池的散热、振动的抑制等的目的,成为包含弹性构件(缓冲板、树脂构件、绝缘构件等)的构成。因此还没有认识到在单电池收缩的情况下,有在单电池与分隔构件之间形成间隙而密合性降低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4中,为了电池的温度控制而使用隔热材料,但在使用这样的隔热材料的情况下,没有设想是在施加高限制压力的情况下使用,未进行用于其的对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避免在分隔构件与单电池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的分隔构件和电池组。
本发明的方式为以下的分隔构件和电池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08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