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间隙可调节的两级致动齿轮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3048.5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6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巴斯蒂安·海因;克里斯蒂安·德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4 | 分类号: | F16H37/04;F16H49/00;F16H57/1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刘刚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间隙 调节 两级 机构 | ||
1.一种两级致动齿轮机构(1),其具有作为第一传动级的正齿轮传动装置(2)和作为第二传动级的谐波传动器(3),其中具有向内齿的正齿轮传动装置(2)齿轮(4)同时设计为所述谐波传动器(3)的谐波发生器(29)的部件(12),并且其中与所述具有向内齿的齿轮(4)啮合的具有向外齿的齿轮(5)刚性地连接至电动机(8)的转子(7),所述电动机的电机壳体(10)固定至所述谐波传动器(3)的传动装置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10)借助于相对于所述转子(7)的旋转轴线(AE)偏心的定中心装置(23)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定位,其中具有向外齿的齿轮(5)与具有向内齿的齿轮(4)之间的可调节间隙由所述电机壳体(10)与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之间的枢转能力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齿轮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中心装置(23)包括定中心销(26),通过所述定中心销的中心轴线在所述电机壳体(10)和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之间形成枢转轴线(A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齿轮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11)中的一个中形成细长孔(27),以在所述电机壳体(10)和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之间产生所述枢转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齿轮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中心装置(23)由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中的容纳部(31)形成,所述电机壳体(10)以可绕枢转轴线(AS)旋转的方式插入所述容纳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齿轮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线(AS)和所述电动机(8)的所述旋转轴线(AE)之间的距离(EE)小于所述电动机(8)的所述旋转轴线(AE)和所述谐波传动器(3)的所述中心轴线(AW)之间的距离(AD)。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齿轮机构(1),其特征在于,具有向内齿的所述正齿轮传动装置(2)齿轮(4)同时设计为所述谐波发生器(29)的滚动轴承(13)的内环(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齿轮机构(1),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滚动轴承(13)的外环(16)提供用于使具有向外齿的杯形谐波传动器(3)传动元件(17)变形。
8.一种组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致动齿轮机构(1)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谐波传动器(3),所述谐波传动器具有传动装置壳体(11),所述传动装置壳体具有第一定中心轮廓(24),其中所述谐波传动器(3)的输入侧部件(12)设计为具有向内齿的齿轮(4),
提供电动机(8),所述电动机的电机轴(6)刚性地连接至具有向外齿的齿轮(5)并且从电机壳体(10)伸出,所述电机壳体(10)具有偏心地布置在其上的第二定中心轮廓(25),
组装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和所述电机壳体(10),使得所述定中心轮廓(24、25)在所述两个壳体(10、11)之间提供枢转轴线(AS),
设置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和所述电机壳体(10)之间的角度位置,使得所述具有向内齿的齿轮(4)和所述具有向外齿的齿轮(5)形成带有限定间隙的正齿轮传动装置(2),
将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相对于所述电机壳体(10)固定在设置的角度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设置最终角度位置,首先将所述电机壳体(10)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壳体(11)旋转至缸体,然后往回旋转限定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齿轮机构(1)在用于改变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压缩比的装置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30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