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镀锌钢板、高强度部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3287.0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6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吉富裕美;木庭正贵;中垣内达也;铃木善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06;C22C38/60;C23C2/06;C23C2/40;C22C18/00;C22C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朝鲁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镀锌 钢板 部件 它们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镀覆性和弯曲性优异的高强度镀锌钢板、高强度部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高强度镀锌钢板具备钢板和在上述钢板表面的镀锌层,上述钢板具有如下的成分组成和钢组成,该成分组成含有规定的成分元素,钢中的Si含量与Mn含量的质量比(Si/Mn)为0.2以上,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该钢组织中,存在于从表面到板厚1/3位置为止的范围存在的夹杂物的平均粒径为50μm以下,上述夹杂物的平均最接近距离为20μm以上,上述镀锌层的每单面的镀覆附着量为20g/m2~120g/m2,钢中含有的扩散性氢量小于0.25质量ppm,在上述镀锌层正下方的均基底钢板表面100μm以内的钢板表层部,含有规定的元素的氧化物每单面为0.010g/m2以上,所述高强度镀锌钢板的拉伸强度为1100MPa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覆性和弯曲性优异、适于建材、汽车的耐碰撞部件的高强度镀锌钢板、高强度部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汽车的碰撞安全性和改善油耗的需求迫切,作为部件坯材的钢板不断高强度化。并且,全球范围内汽车广泛普及,被用于多种多样的地域、气候中的各种用途,为此,对作为部件坯材的钢板要求高防锈性。
一般而言,如果钢板强度提高,则其加工性能下降。尤其是与不实施镀覆的钢板相比,实施了镀覆的钢板有加工性能差的趋势。
而且,已知如果为了高强度化而含有大量的合金元素,则难以在钢板上形成优质的镀覆被膜。另外,如果实施Zn、Ni等镀覆,则在制造过程中侵入的氢难以从钢中释放出来。
另外,一直以来进行具有优异的弯曲性的钢板的开发。从其加工方法的特征出发,公开了如何设计弯曲时最严苛的加工条件、即应力集中的部位作为解决课题的方案。特别是由硬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钢组织构成的钢板的情况下,变形集中在钢组织的界面而容易形成微孔缺陷,其结果弯曲性劣化。
另外,为了附着优质的镀覆,也采取了控制退火·镀覆工序的炉内气氛的解决办法。
在非专利文献1和2中,虽然使钢板的钢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但一旦形成铁素体和马氏体的钢组织后,进行回火使马氏体软化而提高弯曲性。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板和其制造方法,该高强度钢板具有成为由钢板表面的洛氏硬度的标准偏差给出的显示钢板的均质性的指标的组织均质性指标为0.4以下的延展性和弯曲性良好的最大拉伸应力900MPa以上。在得到改善了作为影响弯曲性的因素的铸造时的凝固组织的不均质性的结果的方法中,由该方法提出了最大拉伸应力为900MPa以上且弯曲性优异的钢板。
另外,专利文献1中,此时,为了确保优质的镀覆性,在连续热浸镀锌线的退火炉内,形成氢浓度1~60vol%、剩余部分由N2、H2O、O2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气氛,将该气氛中的水分压与氢分压的对数log(PH2O/PH2)规定为-3≤log(PH2O/PH2)≤-0.5。
专利文献2中,在含有50%以上的贝氏体、3~30%的残余奥氏体的复合组织钢板中,将钢板表层的硬度Hvs与钢板的1/4厚的硬度Hvb的比规定为0.35~0.90。另外,通过在log(水分压/氢分压)为-3.0~0.0的气氛中退火,在高合金系中确保了镀覆性。
专利文献3中,通过规定脱碳铁素体层而确保了弯曲性,作为用于制造镀覆钢板的方法,公开了调整成由2~20vol%的氢与含有氮和杂质的剩余部分构成且露点大于-30℃且为20℃以下的气氛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1670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3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