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判定方法及预后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3356.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雅之;赤松智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儿 缺氧 缺血性 严重 程度 判定 方法 预后 预测 | ||
本发明开发一种能够简便且高测中率地判定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低体温疗法治疗后的预后的预测的方法。能够根据从出生后6小时以内的受试者采集的血液中所含的可溶型LOX‑1蛋白质或其片段的每单位体积的质量是否在确定的临界值以上而容易地判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及预测低体温疗法治疗后的预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定受试体即罹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的该疾病的严重程度的方法、及预测罹患该疾病的新生儿的经过低体温疗法治疗的预后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本说明书中,经常记作“nHIE”)是因重度新生儿窒息、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或胎儿缺氧等而在新生儿中意外发病的脑循环障碍。nHIE通常为预后不良的疾病,发生频率为0.1~0.6%,但致死率为10~60%,脑性瘫痪及癫痫等神经后遗症的发生率非常高,达到25%(非专利文献1~3)。因缺氧及缺血释放至神经细胞间隙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神经毒性及因细胞因子等炎性物质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及脑水肿与其病况紧密相关(非专利文献4及5)。因此,nHIE的治疗中,在产生不可逆的细胞损伤前的潜伏期(latent phase),即通常出生后6小时以内进行处理至关重要。
目前为止,已经证明对nHI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仅有低体温疗法(非专利文献6~11)。但是,为了进行低体温疗法,需要冷却装置、人工呼吸器、脑电监护仪等特殊的设备,程序、管理非常繁杂,因此,只能在特定的先进医疗机构进行。然而,新生儿窒息及nHIE却可能在任何出生设施意外发生,为了进行低体温疗法必须将新生儿送至先进医疗机构。另一方面,nHIE从出生前或出生时开始发展,即使是低体温疗法,如果未如上所述那样在出生后6小时以内开始治疗,也没有效果。即,为了获得由低体温疗法产生的有效的治疗效果,必须在出生后6小时以内诊断新生儿是否罹患nHIE。但是,一直以来,并未开发出在新生儿的出生后早期能够快速实施的nHIE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该课题,制作nHIE的模型大鼠,鉴定出nHIE发病时表达显著增减,而该增减通过低体温疗法处理被消除的12种基因及该基因产物,并将其开发作为脑循环障碍检测用生物标志物(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5/125752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hankaran S,2009,J Neurotrauma.26(3):437-443.doi:10.1089/neu.2008.0678.
非专利文献2:Gunn AJ.,2000,Curr Opin Pediatr.12(2):111-115.
非专利文献3:Vannucci RCPerlman JM,1997,Pediatrics.100(6):1004-1014.
非专利文献4:Drury PP,et al.,2010,Semin Fetal Neonatal Med.15(5):287-292.doi:10.1016/j.siny.2010.05.005.
非专利文献5:Johnston MV,et al.,2011,Lancet Neurol.10(4):372-82.doi:10.1016/S1474-4422(11)70016-3.
非专利文献6:Gluckman PD,et al.,2005,Lancet.365(9460):663-670.
非专利文献7:Shankaran S,et al.,2005,N Engl J Med.353(15):1574-15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3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