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喹唑啉类化合物作为EGFR三突变抑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5718.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6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林;丁健;徐玉芳;谢华;李倩男;张弢;赵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C07F9/6558;C07D403/12;C07D239/94;C07D401/14;A61K31/517;A61K31/5377;A61K31/67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喹唑啉类 化合物 作为 egfr 突变 抑制剂 及其 应用 | ||
涉及喹唑啉类化合物作为EGFR三突变抑制剂及其应用。具体而言,公开了下式(I)所示化合物、含有下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所述化合物在治疗EGFR介导的相关疾病以及制备治疗EGFR介导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以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喹唑啉类化合物作为EGFR三突变抑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也称作HER-1或c-erbB-1)是由1186个氨基酸组成的,170-kDa的跨膜糖蛋白。EGFR由三部分组成:细胞外受体区域;跨膜区域;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区域。EGF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c-erbB家族中的一员,与HER2(c-erbB-2),HER3(c-erbB-3)和HER4(c-erbB-4)共同组成c-erbB家族。已经确认的可以与EGFR结合的配体有: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双向调节因子、肝素结合EGF、细胞调节素等。在人体组织中,EGF和TGFα被认为是EGFR两种最重要的配体[2]。当配体与EGFR在胞外结合域结合后,ErbB家族成员会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引起胞浆内酪氨酸激酶区蛋白构象改变,与ATP结合而自身磷酸化,进而活化下游信号分子(Ras-Raf-MEK/MAPK,Ras-Raf-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通路),发挥维持细胞生长增殖、细胞移动、血管生成、抑制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
由于EGFR在控制细胞增殖、存活、及代谢方面的关键作用,干扰它的活动就可以阻断信号的转导,从而使得EGFR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肿瘤靶向治疗分子靶标,靶向EGFR药物也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目前针对EGFR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按其性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作用于细胞外受体区域的单克隆抗体;另一类是干扰细胞内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药物通过与EGFR的膜外配体结合域作用,使EGF等内源性配体无法与EGFR结合,从而阻止信号传入细胞;小分子药物则通过与胞内酪氨酸激酶催化区结合,抑制其催化活性,从而阻断细胞增殖信号。
EGFR的突变主要集中在18-21号外显子上,这几个外显子负责编码EGFR酪氨酸激酶域。其中19号外显子缺失占据了EGFR酪氨酸激酶敏感性突变的44%。在21号外显子上的点突变-L858R突变,占据了EGFR酪氨酸激酶敏感性突变的41%。719号残基从甘氨酸突变到丝氨酸,丙氨酸或者半胱氨酸占据了总突变的10%,而20号外显子的插入或复制突变占据了剩余的5%。其中19号外显子缺失和L858R点突变是最普遍的敏感性突变。这些突变会增强EGFR激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下游信号通路。另外报道发现,由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产生的耐药性中,50%的病人发现了20号外显子上的T790M点突变。这种突变被认为是在治疗期间产生的,因为在未治疗病人中并未检测到这种突变。针对这些不同的突变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小分子抑制剂。
首先是第一代EGFR小分子抑制剂,例如Gefitinib、Erlotinib。这些抑制剂主要针对的是敏感性突变,但随着T790M抗性突变的发现,患者逐渐产生耐药性。因此衍生出了第二代及第三代EGFR抑制剂,该类抑制剂主要通过分子上的迈克尔受体与蛋白的半胱氨酸797残基发生共价结合来提高抑制活性。
虽然利用第三代EGFR抑制剂治疗携带有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有希望,但耐药性也逐渐产生。经过研究发现其耐药性的发生主要是由于Cys797残基发生突变形成Ser797残基,导致第三代抑制剂没办法共价结合到蛋白激酶上。
因此急切需要开发新一代的抑制剂来克服EGFR L858R/T790M/C797S三突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结构新颖的可作用ECFR抑制剂的化合物。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5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