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至少一个液体敏感传感器的激活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6297.X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9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R·范特里格特;G·雷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1N3/2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至少 一个 液体 敏感 传感器 激活 进行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提出了一种用于对布置成用于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流的排气处理系统的至少一个流体敏感传感器的激活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排气流的至少一个排气温度Texh和至少一个排气质量流量根据以下内容各自地确定在该至少一个流体敏感传感器处排气流中是否存在液态流体:至少一个消除时间函数f(Texh,),其中,该至少一个消除时间函数f(Texh,)基于确定出的该至少一个排气温度Texh和确定出的该至少一个排气质量流量以及从排气流中消除预定量的液态流体所需的至少一个时间段的对应长度tfree_of_liquid;以及基于对在至少一个流体敏感传感器处排气处理系统中是否存在液态流体的确定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流体敏感传感器的激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至少一个流体敏感传感器的激活进行控制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布置成用于对至少一个流体敏感传感器的激活进行控制的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以下背景说明构成了对本发明背景的描述,因此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当今的车辆通常都配备有布置成用于处理来自其发动机的排气流的排气处理系统。一般来说,在或多或少所有使用燃式发动机的应用中,例如在船舶和/或飞机中,产生的排气流通过使用排气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在本文中,将主要描述本发明在车辆中的应用。然而,本发明可以用于基本上所有使用燃式发动机的应用中,例如在船舶或飞机/直升机中,其中针对这些应用的法规和标准限制了燃式发动机的排放。
排气处理系统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诸如至少一个氮氧化物NOx传感器、至少一个空气燃料比λ传感器、至少一个氧O2传感器、至少一个质量流量传感器和/或至少一个颗粒物PM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中的一些可以是自加热传感器,其在作为传感器被激活之前,即在传感器提供传感器信号之前,被加热到预定的操作温度。
排气处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用于控制排气处理系统,例如用于确定要喷射到排气流中的还原剂的量、用于控制排气处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温度、用于对排气处理的效率进行监督和/或对离开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基本上,排气处理系统可以被控制,以便在排放最小化的同时使燃料消耗最小化,并且这种控制是基于由传感器提供的传感器信号。排气处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用于控制其他车辆系统/部件,诸如燃式发动机。
许多这些传感器对排气流中的液态流体不耐受。更具体地说,传感器易感/不耐受于可能是由排气流中的液态流体引起的突然的温度变化。例如,水可能在发动机中的燃烧处作为副产品产生,因此当其穿过排气处理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时,可能以汽化和/或液体形式存在于排气流中。在本文中,水将被一般用作可能以气态/汽化状态和/或液体状态存在于排气流中的流体的示例。然而,本文所述的发明及其实施方式可以用于处理基本上任何最初存在于排气处理系统中的流体,即在发动机启动之前存在的流体。排气处理系统包括一些部件,排气流穿过这些部件,有时会改变其方向,由此汽化的流体,例如水,可以凝结成液态流体,例如液态水。另外,汽化的流体,例如汽化的水,可能会在与发动机的冷启动有关的情况下凝结。液态流体,例如液态水,也可能例如由于雨水和/或道路飞溅而从外部进入排气处理系统,从而进入排气流。
作为示例,液态水对于给定的条件,例如对于给定的压力和/或给定的纯度,具有众所周知的最高温度,因为在较高温度下的水,即高于这种最高温度的水,已知是呈蒸汽的形式。例如,在海平面上,正常纯度的液态水在其汽化之前可最大限度地达到约100℃。在排气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点,排气流具有比液态水的温度高得多的温度。发动机中的燃烧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传递到排气流中。另外,排气处理系统中的许多部件都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以便有效地净化排气流。因此,排气蒸气在穿过排气处理系统时,往往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62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