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9738.1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9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T·曼娜;L·鲁曼;S·施密特;M·甘珀特;T·索尔夫;B·泽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54 | 分类号: | F16F9/54;F16F9/32;B60G13/00;F16F9/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调 阻尼 振动 | ||
一种振动阻尼器(1),振动阻尼器包括至少一个可调阻尼阀(29),可调阻尼阀具有外壳体(27),外壳体与振动阻尼器(1)的外部容器(23)的一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可调阻尼阀(29)的纵向轴线(31)和振动阻尼器(1)的纵向轴线(33)平行地延伸,其中可调阻尼阀(29)的外壳体(27)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37)的夹紧面(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
背景技术
在具有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的情况下,尤其是当振动阻尼器与空气弹簧相结合或者被实施为用于悬架弹簧的具有弹簧座圈的弹簧支柱时,非常频繁地出现结构空间问题。原则上,也可能会将可调阻尼阀设计为活塞阀。然而,越来越频繁地,对于振动阻尼器的两个移动方向来说应存在能够单独调节的阻尼阀。于是尤其出现结构空间问题。
DE 40 07 261 A1描述了一种阻尼力可调的振动阻尼器,其中可调阻尼阀在底侧安装在外部容器管的端部处。在DE 40 07 261 A1的图1的图示中,以截面图示出了阻尼阀。在该截面图中能够看出:在底侧的可调阻尼阀至少部分地被外部容器管所容纳。只有励磁线圈的区域从容器管伸出并且由盖保护。从图1并没有得知振动阻尼器是如何与车桥连接的。
在根据DE 198 15 214 A1的实施方案中,外部容器管容纳可调阻尼阀并且还具有连接机构(图3)。根据图2的变型方案示出了与容器管连接的阀壳体。在阀壳体的端侧紧固有用于连接至车桥的环形铰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具有布置在底侧的可调阻尼阀的振动阻尼器,使得振动阻尼器也能够利用被压紧的连接件来与车桥连接。
该目的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所述可调阻尼阀的纵向轴线和所述振动阻尼器的纵向轴线平行地延伸,其中所述可调阻尼阀的外壳体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的夹紧面。
由车桥连接件围成的结构空间用作可调阻尼阀的容纳部。在此,壳体的壁被确定尺寸为使得所产生的力可以可靠地被吸收。基于纵向轴线的取向,壳体可以由管状的基体形成,该基体可以比较简单且成本低廉地被制造。
在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外壳体具有用于车桥连接件的轴向限位部。由此,通过外壳体来确保车桥连接的安全功能。
根据有利的从属权利要求,外壳体与外部容器管焊接,其中焊缝被实施在用于所述车桥连接件的轴向限位部后侧。利用焊缝来充实限位部的壁厚,使得该限位部获得还更高的稳定性。
为了使车桥连接件具有简单的几何形状并且有利地将力从车桥连接件出发引导到壳体上,所述壳体具有径向的凹口,所述可调阻尼阀的盖接合到所述凹口中。盖不受作用于车桥连接件的力的作用。因此,盖可以被实施为简单的塑料盖。
附加地,通过如下方式来对盖进行保护,即:所述车桥连接件具有环形的底部,该底部遮住盖的一部分。
还提出的是:所述可调阻尼阀被夹紧环固持,通过所述夹紧环的轴向预紧,所述可调阻尼阀被固定到所述外壳体的凸肩上。由此,整个可调阻尼阀可以独立于振动阻尼器的其他构件地被预先安装。
就优化结构空间利用率而言,凸肩的后侧形成用于振动阻尼器的底部阀体的支撑面。通过这一点可以实现与内缸筒和活塞杆引导件的张紧链,使得能够实施用于外部容器的简单的封闭技术。
为了实现对处在振动阻尼器中的阻尼介质的最佳导流,所述底部阀体具有在工作空间与所述可调阻尼阀之间的中央的通孔。省去了用于连接工作空间的高耗费的通道引导。
在该上下文中,用于止回阀的限位盘经由套筒段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底部阀体相连接。因此,套筒段可以形成用于紧固限位盘的空心铆钉。
用于将工作空间简单地连接到可调阻尼阀上的另一步骤在于:所述底部阀体具有套管部,所述套管部具有与所述可调阻尼阀的流动连接和固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股份公司,未经采埃孚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9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