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靶向集落刺激因子进行的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0208.9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J·闵;K-S·曹;陈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诗彭斯眼科研究所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7 | 分类号: | A61K38/17;A61K38/18;A61K38/1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靶向 集落刺激因子 进行 青光眼 视神经 病变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治疗眼部神经性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3月5日递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638,88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证在此并入全文。
联邦赞助研究声明
本发明收到国家眼科研究所编号为R01 EY025259的政府支持。政府享有本发明的某些权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部疾病。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一组眼部疾病,与眼压升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和视神经变性有关。青光眼是全世界不可逆转失明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仅限于降低眼压(IOP),这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但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组合物和方法,这些组合物和方法可以解决导致失明的基本潜在缺陷(独立于高眼压或与高眼压相关联)。
因此,通过对眼睛局部施用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抑制剂来实施治疗受试者中的视神经病变的方法。例如,所述抑制剂是一种抗体。或者,通过对眼睛局部施用集落刺激因子-2(CSF2)蛋白质或多肽来实施该方法。
受试者被诊断为青光眼,或被确定易患青光眼或有发展青光眼的风险,例如,受试者的眼压(IOP)尚未升高。因此,该组合物和方法对于该疾病的早期治疗特别有价值。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治疗受试者中的视神经病变的方法,其包括对眼睛局部施用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抑制剂,或通过对眼睛局部施用集落刺激因子-2(CSF2)蛋白质或多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被诊断为青光眼。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经玻璃体内给药抑制剂或多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抑制剂包含特异性结合到CSF1或CSF1受体的抗体。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视神经病变的方法包括对眼睛局部施用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治疗有效量的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抑制剂和集落刺激因子-2(CSF2)多肽,从而预防或治疗视神经病变。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的抑制剂和集落刺激因子-2(CSF2)蛋白或多肽重组蛋白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的抑制剂和集落刺激因子-2(CSF2)蛋白或多肽重组蛋白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丧失和视觉功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的抑制剂和集落刺激因子-2(CSF2)蛋白或多肽重组蛋白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和视觉功能的丧失。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抑制剂包括抗体、抗体片段、适体、小分子、反义寡核苷酸、siRNA试剂、Fab、Fab′、F(ab′)2片段、Fv片段、单链抗体、抗体模拟物、蛋白样体、细胞因子、酶或其组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抗CSF1抗体和CSF2重组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抗CSF1受体抗体和CSF2重组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抗CSF1抗体和抗CSF1受体抗体。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抗CSF1抗体、抗CSF1受体抗体和CSF2多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CSF1抗体抑制剂和/或CSF1受体抑制剂和/或CSF2多肽。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的抑制剂和集落刺激因子-2(CSF2)蛋白或多肽。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集落刺激因子-1(CSF1)或其受体抑制剂包括抗体、抗体片段、适体、小分子、反义寡核苷酸、siRNA试剂、Fab、Fab′、F(ab′)2片段、Fv片段、单链抗体、抗体模拟物、蛋白样体、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拮抗剂、细胞因子抑制剂、细胞内因子、酶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诗彭斯眼科研究所公司,未经诗彭斯眼科研究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0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