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白介素-2突变蛋白和I型干扰素构成的融合蛋白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1020.6 | 申请日: | 2019-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8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泰斯·埃尔恩德斯·加西亚;毛拉·利塞特·瑞巴德·切地克;卡莱特·莱昂·蒙兹;赛斯·梅萨·帕迪略;路易斯·恩里克·费恩德斯·莫利纳;吉赛尔·赫维娅·赫恩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免疫分子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14/55 | 分类号: | C07K14/55;C07K14/56;C12N1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古巴哈瓦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介素 突变 蛋白 干扰素 构成 融合 | ||
本发明描述了基于细胞因子的融合蛋白,称为双细胞因子(BC),具体地通过IL2激动剂突变蛋白与I型干扰素(IFN)的结合而形成,由突变人IgG1的Fc区和连接肽连接。IL2激动剂突变蛋白和I型IFN在双细胞因子结构中的组合为这些分子提供了令人惊讶的免疫调节特性,并且提供了比亲代细胞因子或它们的组合优越的治疗效果,这使它们成为用于治疗癌症的有吸引力的新颖分子。还描述了包含本专利的融合蛋白标的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免疫肿瘤学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细胞因子的融合蛋白的开发。特别地,本发明描述了由I型干扰素(IFN)与白介素2 (IL2)激动剂突变蛋白结合而构成的融合蛋白。
背景技术
尽管在癌症免疫疗法领域中已进行了数十年与细胞因子使用有关的艰苦工作,但迄今为止所获得的结果仍是微不足道的。这些分子的高毒性和降低的半衰期以及受益患者的低百分比,使得有必要制定创新策略来增强其抗肿瘤特性,从而转化为癌症患者的更高生活质量和更长寿命。破坏细胞因子的治疗功效的机制中包括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其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细胞毒性CD8+ T细胞的应答(Ovens和Naugler (2012) TheoreticalBiology and Medical Modeling, 9: 44)。
传统上,通过可溶分子的共同施用或融合蛋白(通常称为融合因子(fusokine))的产生,组合一直是旨在优化细胞因子在癌症治疗中的治疗用途的策略之一。与融合蛋白的使用相关的优点不仅包括其生产的可行性,而且还包括在具有不同药理特性的分子之间建立化学计量关系的可能性。另外,已经表明,与独立施用亲代细胞因子相比,甚至当与它们的组合相比时,一些融合因子具有优越的治疗效果(Stagg J.等(2004) Cancer Research,64: 8795-8799;Acres B. (2005) Cancer Research, 65: 9536-9546);US 2011/0150828。最近在融合因子的研究中描述的一种治疗策略是肿瘤内施用编码基于1型IFN和TGFβ受体胞外域的融合蛋白的mRNA,其显示抗肿瘤作用。mRNA的肿瘤内转移技术是一种非常适合临床情况的高度灵活、可重现、简单且适应性强的治疗工具(Van der Jeught等(2015), OncoImmunology, 4: 5)。
与抗肿瘤治疗相关的两种细胞因子是1型干扰素IFNα和IL2,它们是癌症治疗中所需的T辅助1应答模式的有效诱导剂。先前已描述了IFNα对恶性细胞的直接抗肿瘤作用。它与细胞生长抑制、抗增殖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酶水平的降低相关,所述细胞外基质蛋白酶参与侵袭和转移过程并与疾病的预后较差有关。另一方面,该细胞因子促进抗原呈递细胞的成熟和迁移、αCD8树突状细胞中交叉呈递的诱导和淋巴细胞活化(Chikkala等(1990) Cancer Research, 50: 1176-1182)。已描述,由于抗原介导的活化,IFNα保护T细胞免受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的影响,从而以受调控的方式促进克隆扩增过程(Dondi等(2004)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173 (6): 3740-3747)。
另一方面,细胞因子IL2是一种自分泌因子,其促进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然而,其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结合的亲和力高于与效应细胞结合的亲和力,从而诱导其增殖,因而在抗肿瘤作用中产生负面影响(Chaput等(2007).J Immunol, 179: 4969-4978)。改善该分子的治疗功效的策略之一是基于合理设计开发突变蛋白。在分子免疫学中心(Center of Molecular Immunology)产生的IL2激动剂突变蛋白就是这种情况,它不能与调节性T细胞中表达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IL2激动剂突变蛋白在下文中将被称为no alphaIL2 (US 9,206,243的SEQ ID NO 6)。由于其相对于野生型IL2的修饰,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相比,no alpha IL2优先扩增NK和记忆CD8 T细胞的效应子群体。还已描述了该分子与野生型Il2相比对健康组织的较低毒性(Carmenate等(2013). of Immunology, 190: 6230-62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免疫分子中心,未经免疫分子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