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控制装置以及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1240.9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下村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02 | 分类号: | F02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卢英日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的发动机控制装置进行使燃料泵的齿条动作而使柱塞旋转的控制。该发动机控制装置具备异常判定部、和异常消除部。异常判定部使齿条动作而判定该齿条的动作有无异常。在异常判定部判定为齿条的动作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异常消除部进行通过向起动马达间歇地通电,从而不启动发动机而是使曲柄轴与柱塞一同往复移动的消除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其进行对燃料泵所具备的齿条的动作的异常进行判定并消除的控制。
背景技术
发动机所具备的燃料泵具备柱塞和齿条。柱塞配置于柱塞套筒内。柱塞构成为配合发动机的动作而往复移动,通过使柱塞往复移动来向燃烧室供给燃料。另外,柱塞构成为能够在轴向上旋转,向燃烧室供给与旋转位置对应的量的燃料。齿条连结于柱塞,通过使该齿条直线移动而能够使柱塞旋转。
这里,存在因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燃料膜等而柱塞难以适当地旋转的情况。另外,由于柱塞的旋转与齿条的直线移动连动,因此不仅是柱塞,齿条也难以适当地动作。专利文献1及2公开了能够除去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的燃料膜等的发动机。
专利文献1的发动机具备最大输出功率不同的2个致动器。在该发动机中,在判定为齿条的动作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使用最大输出功率大的致动器来使齿条以及柱塞动作。由此,即使在柱塞的外周产生了不能通过最大输出功率小的致动器除去的燃料膜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除去该燃料膜等。
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驱动起动马达使柱塞以及齿条动作,从而除去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的燃料膜等的方法。另外,在驱动起动马达的情况下,存在发动机在除去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的燃料膜等之前启动的可能性。为此,在专利文献2中,在驱动起动马达时将截断向燃烧室内供给燃料的截断阀设为闭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87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6829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为了除去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的燃料膜等而还需要致动器。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方法中,需要截断阀以及使该截断阀动作的结构。因此,期望获得一种通过与专利文献1以及2等不同的方法来除去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的燃料膜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以简单的结构来除去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的燃料膜等的控制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与其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以下的结构的发动机控制装置。即,该发动机控制装置进行使燃料泵的齿条动作而使柱塞旋转的控制。该发动机控制装置具备异常判定部、和异常消除部。上述异常判定部使上述齿条动作而判定该齿条的动作有无异常。在上述异常判定部判定为上述齿条的动作中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上述异常消除部进行通过向起动马达间歇地通电,从而不启动发动机而是使曲柄轴与上述柱塞一同往复移动的消除动作。
由此,通过向起动马达间歇地通电,不启动发动机就能够进行消除动作。另外,不需要用于除去在柱塞的外周产生的燃料膜等程度的结构,因此能够将齿条的动作的异常以简单的结构消除。
在上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中,优选为以下的结构。即,该发动机控制装置具备取得向上述起动马达施加电压的电池的电压值的电压取得部。上述电压取得部所取得的上述电压值越低,上述异常消除部越加长向上述起动马达间歇地通电时的每1次的通电时间。
在电池的电压低的情况下,即使加长每1次的通电时间,发动机也难以启动。由此,能够在消除动作中更可靠地使柱塞往复移动。
在上述的发动机控制装置中,优选为以下的结构。即,该发动机控制装置具备取得上述发动机的累计运转时间的时间取得部。上述时间取得部所取得的上述累计运转时间越长,上述异常消除部越加长向上述起动马达间歇地通电时的每1次的通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