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具有控制单元的车辆执行器中识别故障电流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1721.X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蒙特;托比亚斯·科宁格;马可·博罗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8 | 分类号: | H02H3/28;H02H3/30;H02H3/32;G01R31/00;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杜晋芳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具有 控制 单元 车辆 执行 识别 故障 电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控制单元的车辆执行器、优选离合器或变速器执行器中识别故障电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用于测量可与参考电流进行对比的电流的传感器装置(19、21、26)。在能够可靠识别高欧姆短路的装置中,逻辑单元(17)会监控执行器(16)的电流消耗和电流输出并分析相关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控制单元的车辆执行器、优选离合器或变速器执行器中识别故障电流的装置,它包含用于测量可与参考电流进行对比的电流的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从DE 10 2007 039 855 A1中已知一种用于确定电动机所消耗电流的方法和线路,其中,会持续检测电动机供电导线中测量电阻上下降的电压并将其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另外还已知,为了识别经电气换向的电动机的短路,会将一个固定的阈值与当前的短路电流进行比较,其中,所述阈值高于电动机的最大峰值电流值。电流测量通过分流器进行,所述分流器安装在用于控制电动机的末级的接地线路中。但这种分流器并不适用于接地电流的确定,因为它会被短路跨接。
在汽车的机动车电缆束、控制器和执行器中可能出现不同的故障情况,在所述故障情况中会相对于汽车地线形成高欧姆的短路。故障电流的大小不足以触发保险丝,但足以引发热力损坏。即使电子设备上的集成式电流传感器也无法检测到这种短路,因为故障电流会通过导电的壳体流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故障电流的装置,所述装置即使在高欧姆的短路情况下也可能可靠识别故障电流并引入合适的措施。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如下方法来解决,即:一个逻辑单元会监控执行器的电流消耗和电流输出并分析相关故障。通过对比流入执行器或流出执行器的电流还能可靠识别非常小的故障电流。
有利的是,逻辑单元具有一个逻辑线路,所述逻辑线路与第一传感器装置,其用于测量从车载电网流入到执行器中的电流,并且与第二传感器装置,其用于测量从执行器回流到车载电网中的电流,相连,其中,逻辑线路会在电流不同时识别到一个故障电流。在使用这种装置时,测量花费非常小,因为只需要两个电流测量装置,因此,其设计成本非常低。借助该布置方式可以简单识别汽车车载电网中的错误,其中,这种额外的逻辑单元的安装快速并且简单。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逻辑线路会在发现不同电流时打开一个布置于车载电网与执行器之间的断路开关。由此可靠避免因执行器中短路电流而造成损坏,因为不再为执行器供应能量。
在一种方案中,逻辑线路与用于发送报警信号的数据线相连。借助该报警信号可以在机动车内部向其它电子设备报告短路并由此提醒注意执行器中存在短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逻辑单元布置在车载电网与执行器或执行器的控制单元之间。由此确保,尤其是在从控制单元流出的电流中,还可靠包含所有用于控制执行器的电流。
有利的是,逻辑单元是控制单元的组成部分,其中,第一传感器装置用于监控流入控制单元的电流,布置在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上。借助这种布置方式还能测量通过控制单元壳体流走的故障电流。由此及时识别高欧姆短路。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一个设置用于测量控制单元功率末级电流的传感器装置会被用于测量从控制单元流出的电流。由此可以放弃额外的传感器装置,从而进一步降低测量故障电流所需的花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逻辑线路用于对比流入控制单元的与从控制单元流出的电流,由一个存在于控制单元中的电子设备构成。由此可以简单为控制单元中所存在的微型控制器扩展一个功能,以便承担逻辑线路的功能,这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本发明允许大量的实施方式。应当根据图纸中所示的附图对其中两个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用于操作自动离合器的液压离合操作系统的简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7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