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2172.8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查尔斯·帕森斯四世;彼得·扎贾科斯基;卡拉蒂克·拉马拉特南;斯文·克里斯特·米卡尔·埃兰德松;帕夫利纳·卡斯帕科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PF非织造布有限公司;PF非织造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02;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织造 织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非织造复合织物,包含:
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一非织造层,所述第一非织造层内的所述纤维具有根据第一分布变化的直径;
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二非织造层,所述第二非织造层内的所述纤维具有根据第二分布变化的直径;以及
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三非织造层,所述第三非织造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非织造层与所述第二非织造层之间,所述第三非织造层内的所述纤维具有根据第三分布变化的直径,所述第三分布大于所述第一分布和所述第二分布,
其中所述第一分布和所述第二分布是窄分布或中等分布,并且所述第三分布是中等分布或宽分布,
其中窄分布表示纤维样品的至少一个增量在所述样品内形成具有等于或大于30%的频率的峰,或者表示纤维样品的至少一个增量在所述样品内形成具有等于或大于20%的频率的峰且没有超过5%的频率的其它峰,
其中中等分布表示纤维样品的至少一个增量在所述样品内形成具有等于或大于20%的频率的第一峰和至少一个其它增量在所述样品内形成具有大于5%的频率的第二峰,以及
其中宽分布表示没有纤维样品的增量在所述样品内形成具有等于或大于20%的频率的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非织造层和所述第二非织造层构成组合的所述第一非织造层、所述第二非织造层和所述第三非织造层的至少3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分布和所述第二分布是窄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三分布是中等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三分布是宽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分布和所述第二分布是中等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三分布是宽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分布与所述第三分布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分布与所述第三分布之间的增量系数为至少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增量系数为至少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还包括基本上由纺粘纤维构成的至少一个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设置在至少两个外部层之间,所述至少两个外部层基本上由纺粘纤维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复合织物具有小于10gsm的基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复合织物具有至少25秒的低表面张力流体穿透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非织造复合织物具有小于50m3/min/m3的透气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在所述第一非织造层和所述第二非织造层中的所述纤维具有比在所述第三非织造层中的所述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小的平均纤维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非织造层、所述第二非织造层和所述第三非织造层内的所述纤维具有小于2微米的平均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F非织造布有限公司;PF非织造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PF非织造布有限公司;PF非织造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21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