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2172.8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查尔斯·帕森斯四世;彼得·扎贾科斯基;卡拉蒂克·拉马拉特南;斯文·克里斯特·米卡尔·埃兰德松;帕夫利纳·卡斯帕科娃 | 申请(专利权)人: | PF非织造布有限公司;PF非织造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02;B32B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织造 织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非织造复合织物包括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一非织造层、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二非织造层和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三非织造层,所述第一非织造层内的纤维具有根据第一分布变化的直径,所述第二非织造层内的纤维具有根据第二分布变化的直径,所述第三非织造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非织造层与所述第二非织造层之间,所述第三非织造层内的纤维具有根据第三分布变化的直径,所述第三分布大于所述第一分布和所述第二分布。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17日提交的标题为“多层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MULTILAYERED NONWOVEN FABRIC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的第62/672,933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层非织造物和制造多层非织造物的改进方法。
发明背景
出于功能性和感觉的原因,非织造织物的持续改进在个人护理产品(例如婴儿尿布、女性护理产品、成人产品)和医疗护理屏障产品(例如罩衣、大头衫(chucks)、帘子、围裙等)中是令人感兴趣的。特别地,织物的耐磨性和耐水性以及柔软性是令人感兴趣的性质。另外,需要具有改善的渗漏保护的防水织物,换句话说,具有改善的表面干燥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改善的多层非织造织物,其可用于例如一次性吸收制品(例如一次性尿布、失禁产品和女性护理产品)以及用于医疗和其它工业的一次性产品。具体地,在具有外部纺粘层和内部熔喷层(SMS)的非织造层压体中,内部熔喷层可以由三个或更多个子层构成,具有至少两个外部细纤维层(纤维直径等于或小于2微米)和一个或多个内部粗纤维层(纤维直径大于2微米)。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复合织物包括至少第一非织造网和第二非织造网,其基本上由纺粘纤维构成;以及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三非织造网,第三非织造网设置在第一非织造网与第二非织造网之间并且粘合至第一非织造网和第二非织造网,第三非织造网包括设置在两个或更多个外部细纤维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内部粗纤维层。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三非织造网热粘合至第一非织造网和第二非织造网。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复合织物具有高度的流体屏障特性并保持表面干燥和柔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内部粗纤维层包括直径大于2微米的熔喷纤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内部粗纤维层具有大于2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两个或更多个外部细纤维层包括直径等于或小于2微米的熔喷纤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两个或更多个外部细纤维层具有小于2微米的平均纤维直径。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内部粗纤维层与两个或更多个外部细纤维层之间的平均纤维直径的差为0.5微米至3微米。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内部粗纤维层与两个或更多个外部细纤维层之间的平均纤维直径的差为1微米至2.7微米。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复合织物具有至少约25秒的平均低表面张力流体穿透时间和低于约35m3/min/m3的透气性。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织造复合织物包括至少第一非织造网和第二非织造网,其基本上由纺粘纤维构成;以及基本上由熔喷纤维构成的第三非织造网,第三非织造网设置在第一非织造网与第二非织造网之间并粘合至第一非织造网和第二非织造网,第三非织造网包括设置在两个或更多个外部细纤维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内部粗纤维层,并且第三非织造网包括至少两个过渡区,每个过渡区的尺寸差为0.5微米至3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F非织造布有限公司;PF非织造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PF非织造布有限公司;PF非织造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2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