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3641.8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5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裕志;内堀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以及 车辆 | ||
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10)具有第1部件(80)、第2部件(90)以及止挡件(61a)。第1部件(80)具有第1突出部(82),该第1突出部(82)与输入轴(21)一起进行旋转,并且从输入轴(21)沿径向突出。第2部件(90)具有突出到第1突出部(82)的轨道上的第2突出部(92),该第2部件(90)在第1突出部(82)与第2突出部(92)抵接的状态下能够与第1部件(80)一起进行旋转。止挡件(61a、61a)设置在第2突出部(92)的轨道中的仅在第2部件(90)通过第1部件(80)而旋转时才能够抵接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限制方向盘的操作转向角度的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等转向装置中,公知有将能够与方向盘一起旋转的输入轴从点舵轮隔绝的线控转向(steer-by-wire)系统。对于这样的转向装置,提出了各种能够限制方向盘的操作转向角度的装置。作为转向装置,例如公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
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转向装置具有:输入轴,其通过使方向盘旋转而进行旋转;缝隙部件,其被设置成相对于该输入轴空转,并且沿着输入轴的周向开设有长孔;销,其贯穿该缝隙部件的长孔并且前端被插入到输入轴;以及止挡件,其被设置成能够与缝隙部件抵接。
当驾驶员使方向盘旋转时,销与输入轴一起进行旋转。缝隙部件在销在长孔的内部移动的期间不旋转。当进一步使方向盘旋转时,销移动到长孔的边缘并与缝隙部件抵接。当进一步使方向盘旋转时,被销按压的缝隙部件也进行旋转。当使方向盘旋转规定的量时,缝隙部件的一部分与止挡件抵接,旋转被限制。
转向装置通过长孔的长度或止挡件的位置来限制方向盘的可转向角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41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转向装置,缝隙部件的一部分为了与止挡件抵接而突出。缝隙部件的重心相对于输入轴的中心偏移了相当于该突出的一部分的重量的量。因此,缝隙部件即使不与销抵接也进行空转,在该旋转轨道上构成止挡件的情况下会与止挡件抵接。由于缝隙部件空转并与销抵接,所以有可能产生噪音。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限制方向盘的操作转向角度并且能够减少由空转的部件引起的抵接声的产生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人等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通过考虑空转的部件的重心的位置来决定止挡件的位置,能够减少抵接声的产生。本发明是基于该见解而完成的。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标注附图中的参照标号,但本发明并不由此而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具有:
第1部件80、80B、80C,其具有第1突出部82、82B、82C,通过使方向盘11旋转而使该第1突出部82、82B、82C与输入轴21一起进行旋转,并且该第1突出部82、82B、82C从所述输入轴沿径向突出;
第2部件90、90A,其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并且重心G2相对于所述输入轴的中心CL发生偏移,该第2部件90、90A具有突出到所述第1突出部的轨道上的第2突出部92,第2部件90、90A在所述第1突出部与所述第2突出部抵接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第1部件一起进行旋转;以及
止挡件61a、61a,其设置在所述第2突出部的轨道中的仅在所述第2部件通过所述第1部件而旋转时才能够抵接的位置,能够通过与所述第2突出部抵接而经由所述输入轴来限制所述方向盘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36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丹曲林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通过DNA计算进行机器学习(ML)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