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电池的充电线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4183.X | 申请日: | 2019-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T·弗里德里希;J·珀默尔;J·奥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0 | 分类号: | B60L53/10;H02J7/00;B60L53/16;B60L5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邵静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电池 充电 束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池(2)的充电线束装置(4),所述充电线束装置包括充电线束(7),该充电线束具有至少一条导线(8)以及相应的在电池(2)的侧的端部和用于连接到车辆外部的充电站上的端部,并且在该充电线束中设置有能被冷却流体穿流的冷却通道(9),其中,能够通过设置在车辆侧的冷却装置给所述冷却通道(9)供应冷却流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的电池的充电线束装置。
背景技术
由US 2016/0200206 A1已知一种用于可电运行的车辆的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包括能量源和线缆,该线缆的一端固定在能量源上并且另一端与充电系统的连接元件连接。该连接元件可与可电运行的机动车的充电接头连接,以便给机动车充电。这意味着,充电系统是车辆外部的充电系统,借助该充电系统可提供用于对机动车充电的电能。在此规定,借助冷却回路来冷却线缆和连接元件,使得充电系统能够以特别高的功率为机动车提供电能。
如果充电系统以特别高的功率提供电能,则机动车的充电速度可取决于机动车针对电能的最大接收功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池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能实现机动车的特别高的电能接收功率。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的电池的充电线束装置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池的充电线束装置,该充电线束装置也可被称为导线束(Leitungssatz),所述充电线束装置包括充电线束,该充电线束具有至少一条导线(所述导线尤其是充电线缆)以及相应的在电池的侧的端部和用于连接到车辆外部的充电站上的端部。所述电池尤其是高压蓄能器,借助该高压蓄能器可将电能提供给机动车的电驱动装置,以便电驱动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尤其是可电运行的汽车、尤其是可电运行的轿车。在充电线束中设置有能被冷却流体穿流的冷却通道。
为了实现机动车的特别高的电能接收功率,根据本发明规定,能够通过设置在车辆侧的冷却装置给所述冷却通道供应冷却流体。充电线束因此将车辆侧的充电接口与机动车的电池电连接,所述车辆侧的充电接口可与车辆外部的充电站的相对应的连接元件连接。因此,所述至少一条导线可分别与电池(该电池尤其是高压蓄能器)和车辆侧的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也可称为充电元件并且尤其是充电插座)电连接。包括所述至少一条导线的充电线束例如具有两个连接元件,其中,各一个连接元件设置在充电线束的相应端部上。充电线束可通过所述连接元件与电池电连接并且与车辆侧的充电接口电连接以传输电能。为了冷却充电线束装置,所述至少一条导线具有能被冷却流体穿流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例如与连接元件流体连接。作为冷却流体尤其是使用液体、特别是水-乙二醇混合物。总之,充电线束因此借助冷却流体被冷却,从而充电线束可将特别高的电功率从车辆侧的充电接口传输给电池。充电线束中所传输的电能的传输功率越高,作为传输介质的充电线束中的温度升高就越多。因此,如果传输介质没有被冷却,则传输介质的最高温度预设了传输介质的最大电能传输功率。如果尤其是借助冷却流体主动地从传输介质中去除热量并且由此从充电线束中去除热量,则可实现特别高的电能传输功率,因为与未冷却的传输介质相比,传输介质在传输电能时由于冷却而不那么强地加热,并且因此在与未冷却的传输介质相比更高的最大传输功率下才达到最高温度。因此,冷却的充电线束装置能实现从车辆侧的充电接口到机动车的电池的特别高的电能传输功率。充电线束的冷却因而使机动车对于从充电站接收的电能具有特别高的接收功率。因此,尤其是在充电站以特别高的充电功率提供电能的情况下,机动车的电池可特别快速地充电。
已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充电线束具有正好两条导线。换句话说,电池和车辆侧的充电接口通过两条导线彼此连接。所述导线在此从电池并联延伸到车辆侧的充电接口。每条导线均具有冷却通道,从而与导线的传输功率有关地可实现冷却通道的特别大的冷却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脉内栓塞保护过滤设备
- 下一篇:热词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