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0804.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渡边宪一;安井和也;史栋勇;秦野雅夫;木村高行;铃木励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B23K9/025 | 分类号: | B23K9/025;B23K9/00;B23K9/16;B23K9/167;B23K10/02;B23K26/242;B23K26/244;B23K26/348;B62D25/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合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接合强度,并且,可以低成本制造的接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钢制的第一板状构件,和重叠于第一板状构件且形成为长条状的钢制的第二板状构件接合而成的接合结构体,第一板状构件的表面和第二板状构件的沿着纵长方向的两边缘部被焊接金属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例如,涉及适合汽车用结构构件的接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以削减CO2排放量为目的的车体轻量化,同时实现碰撞安全性的强化,已知有采用高张力钢板,或用加强材部分性地加强必要位置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一种接合体,其通过激光焊接将2个金属构件,即第一金属构件与第二金属构件加以接合而制造。在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激光焊接的焊接痕是一对或多对相互平行的直线。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激光焊接的焊接痕,具有连续配置的多个C字状部,邻接的C状部的一部分重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表2001-507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4-15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1或2所公开的接合体,在第一金属构件与第二金属构件的接合强度方面依然存在改善的余地。因此,这些接合体,例如不适合热冲压(热压)加工。即,若以热冲压加工这些接合体,则接合强度的不足,特别是由于第一金属构件与第二金属构件的边缘部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不足,导致第一金属构件和第二金属构件有可能部分或整体地从边缘部剥离。
另外,在碰撞事故时,若对上述热冲压零件施加外力,则第一金属零件和第二金属零件会发生剥离,因此不能取得充分的加强效果。另外,因为激光加工设备昂贵,所以成为制品成本增加的要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前述的课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接合强度,并且,可以低成本制造的接合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由下述(1)的结构构成。
(1)一种接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是钢制的第一板状构件,和重叠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形成为长条状的钢制的第二板状构件接合而成的接合结构体,
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沿着纵长方向的两边缘部,被焊接金属接合。
另外,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下述(2)~(5)的结构构成。
(2)根据(1)所述的接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状构件与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重叠面,形成弯曲部。
(3)根据(1)或(2)所述的接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重叠面内,所述第一板状构件与所述第二板状构件彼此被进一步接合。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热冲压用钢材。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结构体是汽车用结构构件。
另外,本发明由下述(6)的结构构成。
(6)一种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钢制的第一板状构件,和重叠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且形成为长条状的钢制的第二板状构件接合而成的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
使所述第一板状构件和所述第二板状构件重叠的工序;
将所述第二板状构件的沿着纵长方向的两边缘部,通过电弧焊或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分别接合于所述第一板状构件的焊接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