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0960.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有岛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32B17/10;B32B27/00;B32B27/08;B32B27/22;B32B27/30;B60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玻璃 中间 | ||
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为依次包含A层、C层、A层、且在这些层之间或外侧的任意部位包含B层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
所述A层为含有第1热塑性树脂的层,对于构成A层的树脂材料,在-30℃以上且10℃以下的范围具有依据JIS K 7244-10:2005在频率1Hz的条件下进行复数剪切粘度试验而测得的tanδ成为最大的峰,A层的至少1层的树脂材料的该tanδ峰的高度为1.5以上,
所述C层是厚度为0.1mm以上且1.5mm以下的无机玻璃形成的层,或是厚度为0.25mm以上且2.5mm以下且含有第3热塑性树脂的层,C层是含有第3热塑性树脂的层的情况下,对于构成C层的树脂材料,依据JIS K 7244-4:1999在频率0.3Hz的条件下进行动态粘弹性试验而测得的0℃下的拉伸储能模量为1.0GPa以上,
所述B层为含有第2热塑性树脂的层,由不同于构成所述A层的树脂材料的树脂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A层含有如下嵌段共聚物的加氢物作为第1热塑性树脂,所述嵌段共聚物具有包含60摩尔%以上的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嵌段(a)和包含60摩尔%以上的共轭二烯单体单元的聚合物嵌段(b),嵌段共聚物的加氢物中的聚合物嵌段(a)的含量相对于嵌段共聚物的加氢物的总质量为25质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B层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或离聚物树脂作为第2热塑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相对于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为50质量份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增塑剂是熔点为30℃以下、羟值为15~450mgKOH/g的酯系增塑剂或醚系增塑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无机玻璃为经化学强化的无机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C层含有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或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任意者作为第3热塑性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相对于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质量份的增塑剂的含量为30质量份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增塑剂是熔点为30℃以下、羟值为15~450mgKOH/g的酯系增塑剂或醚系增塑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在使用纵300mm、横25mm、厚度1.9mm的浮法玻璃和纵300mm、横25mm、厚度0.55mm的经化学强化的无机玻璃夹持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中,在20℃下通过中央励振法测得的3次共振频率下的损耗系数为0.55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以0°~78°的声场入射提供的基于质量定律的传声损失(TL1-a)、与在使用纵300mm、横25mm、厚度1.9mm的浮法玻璃和纵300mm、横25mm、厚度0.55mm的经化学强化的无机玻璃夹持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中由在20℃下通过中央励振法测得的3次共振频率下的损耗系数和依据ISO16940:2008算出的该3次共振频率下的弯曲刚性算出的传声损失(TL2-a)之差ΔTL在1000Hz以上的1/3倍频带的各中心频率下为4.1dB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在使用纵300mm、横25mm、厚度1.9mm的2张浮法玻璃夹持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中,在20℃下通过中央励振法测得的3次共振频率下的损耗系数为0.5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9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