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带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和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1834.8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平木健太;田中润;加藤贵大;高萩敦子;山下力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186 | 分类号: | H01M50/186;H01M50/547;C09J7/35;C09J123/10;C09J123/26;H01G1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狄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端子 用粘接性膜 带粘接性膜 电池 | ||
本发明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夹置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封装上述电池元件的包装材料之间,上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包括至少1层的具有聚烯烃骨架的树脂层,在用差式扫描量热计测定上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时,在120℃以上156℃以下的范围观察到熔融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带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和电池。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开发出了各种类型的电池,在所有电池中,为了封装电极和电解质等电池元件,包装材料成了不可或缺的构件。以往,作为电池用包装,大多使用金属制的包装材料,但是,近年来,伴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个人电脑、相机、便携电话等的高性能化,对电池要求多样的形状,并且要求薄型化、轻质化。然而,以往大多使用的金属制的电池用包装材料存在难以追随形状的多样化,而且轻质化也有限制的缺点。
因此,近年来,作为容易加工成多样形状、能够实现薄型化和轻质化的电池用包装材料,提出了依次叠层有基材层/粘接层/阻挡层/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叠层膜。在使用这样的膜状的包装材料时,以使位于包装材料最内层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彼此相对的状态将包装材料的周缘部以热封热熔接,由此用包装材料封装电池元件。
金属端子从包装材料的热封部分突出,由包装材料封装的电池元件通过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外部电连接。即,被包装材料热封的部分之中存在金属端子的部分以金属端子夹在热熔接性树脂层的状态被热封。由于金属端子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由相互不同种类的材料构成,因此,在金属端子与热熔接性树脂层的界面中,密合性容易降低。
因此,在金属端子与热熔接性树脂层之间,为了提高它们的密合性等,有时配置粘接性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9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这样的粘接性膜,要求与包装材料和金属端子高的密合性。
该状况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电解液接触时与金属端子的密合性优异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带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和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如下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在与金属端子叠层之后,在浸渍于电解液之后,发挥高的密合性,上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夹置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封装电池元件的包装材料之间,包括至少1层的具有聚烯烃骨架的树脂层,在用差式扫描量热计测定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时,在120℃以上156℃以下的范围观察到熔融峰。本发明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并通过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方式的发明。
项1.一种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夹置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封装所述电池元件的包装材料之间,
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包括至少1层的具有聚烯烃骨架的树脂层,
在用差式扫描量热计测定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时,在120℃以上156℃以下的范围观察到熔融峰。
项2.如项1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具有聚烯烃骨架的树脂层包含在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截面时观察到海岛结构的层。
项3.如项1或2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用以下的测定方法测定的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厚度残存率为40%以上,
该测定方法为:
准备厚度100μm的铝板和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1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