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继电器模块及半导体继电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2054.5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8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芥川智亘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K17/00 | 分类号: | H03K17/00;H03K17/687;H03K17/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金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继电器 模块 电路 | ||
第1输入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入端子和第2输入端子连接。第2输入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入端子和第2输入端子连接。第3输入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入端子和第3输入端子连接,或者与第2输入端子和第3输入端子连接。第1输出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出端子和第1连接线连接。第2输出电路在封装内与第2输出端子和第1连接线连接。第3输出电路在封装内与第3输出端子和第1连接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继电器模块及半导体继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两个输出用半导体继电器和一个接地用半导体继电器的半导体继电器。两个输出用半导体继电器相互串联连接。接地用半导体继电器设置在两个输出用半导体继电器的连接点与接地点之间。
在该半导体继电器中,输出用半导体继电器和接地用半导体继电器分别具有反串联连接的2个MOSFET。在MOSFET上连接有光电二极管阵列。另外,在半导体继电器中设置有第1输入电路和第2输入电路。第1输入电路具有第1LED。2个输出用半导体继电器的光电二极管阵列构成为通过第1LED的发光而产生电动势,使各输出用半导体继电器的MOSFET导通。第2输入电路具有第2LED。接地用半导体继电器的光电二极管阵列构成为通过该第2LED的发光而产生电动势,使接地用半导体继电器的MOSFET导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46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半导体继电器中,通过共用的第1输入电路来控制2个输出用半导体继电器的接通/断开。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不容易确保稳定的动作特性。另外,第1、第2输入电路分别与2个输入端子连接。因此,存在接线等复杂化、电路基板的设计变得困难的情况。
因此,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稳定的动作特性并且容易地进行电路基板的设计的半导体继电器模块。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半导体继电器模块,其包括第1半导体继电器、第2半导体继电器、第3半导体继电器、封装、第1输入端子、第2输入端子、第3输入端子、第1输出端子、第2输出端子、第3输出端子和第1连接线。第1半导体继电器包括第1输入电路和第1输出电路。第2半导体继电器包括第2输入电路和第2输出电路。第3半导体继电器包括第3输入电路和第3输出电路。
封装将第1半导体继电器、第2半导体继电器和第3半导体继电器收容在内部。第1输入端子、第2输入端子和第3输入端子设置于封装,且分别配置为一部分露出到封装的外部。第1输出端子、第2输出端子以及第3输出端子设置于封装,且分别配置为一部分露出到封装的外部。第1连接线在封装内将第1输出电路与第2输出电路连接。
第1输入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入端子和第2输入端子连接。第2输入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入端子和第2输入端子连接。第3输入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入端子和第3输入端子连接,或者与第2输入端子和第3输入端子连接。第1输出电路在封装内与第1输出端子和第1连接线连接。第2输出电路在封装内与第2输出端子和第1连接线连接。第3输出电路在封装内与第3输出端子和第1连接线连接。
在电流流过第1输入端子和第2输入端子、电流不流过第3输入端子的第1状态下,第1输出电路和第2输出电路成为接通状态,第3输出电路成为断开状态,由此第1输出端子和第2输出端子导通,且第1连接线和第3输出端子非导通。在电流不流过第1输入端子和第2输入端子、电流流过第3输入端子的第2状态下,第1输出电路和第2输出电路成为断开状态,第3输出电路成为接通状态,由此第1输出端子和第2输出端子非导通,且第1连接线和第3输出端子导通。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 下一篇:嵌合跨膜蛋白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