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轮结构体、滑动轴承及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2102.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隆史;岛村隼人;今井胜也;团良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6C17/02;F16C23/04;F16C33/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晶;李范烈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滑动 轴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带轮结构体,具备:
筒状的外旋转体,卷挂有带,通过从所述带赋予的转矩而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内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外旋转体的径向内侧,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外旋转体相对旋转;及
一对轴承,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介于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之间,将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连结成能够相对旋转,
所述一对轴承中的一个轴承为滑动轴承,另一个轴承为滚动轴承,
所述滑动轴承由热塑性树脂构成,形成为开口环状,
所述滑动轴承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厚度比所述滑动轴承的厚度的基准尺寸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结构体,其中,
在所述滑动轴承扩径的状态下所述滑动轴承的内周面与所述内旋转体接触,从而所述滑动轴承利用缩径方向的自我弹性恢复力而紧贴于所述内旋转体,
所述滑动轴承的内周面的直径在周向的整周上恒定,
所述滑动轴承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外周面成为以越朝向周向的各端则越朝向径向的内侧的方式延伸的倒角部。
3.一种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构成带轮结构体,
所述带轮结构体具备:
筒状的外旋转体,卷挂有带,通过从所述带赋予的转矩而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内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外旋转体的径向内侧,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外旋转体相对旋转;及
一对轴承,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介于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之间,将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连结成能够相对旋转,
所述一对轴承中的一个轴承为滑动轴承,另一个轴承为滚动轴承,
其中,
所述滑动轴承由热塑性树脂构成,
所述滑动轴承形成为开口环状,
所述滑动轴承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厚度比所述滑动轴承的厚度的基准尺寸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轴承,其中,
在所述滑动轴承扩径的状态下所述滑动轴承的内周面与所述内旋转体接触,从而所述滑动轴承利用缩径方向的自我弹性恢复力而紧贴于所述内旋转体,
所述内周面的直径在周向的整周上恒定,
周向的两端部的外周面成为以越朝向周向的各端而越朝向径向的内侧的方式延伸的倒角部。
5.一种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所述滑动轴承构成带轮结构体,
所述带轮结构体具备:
筒状的外旋转体,卷挂有带,通过从所述带赋予的转矩而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内旋转体,设置在所述外旋转体的径向内侧,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外旋转体相对旋转;及
一对轴承,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介于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之间,将所述外旋转体与所述内旋转体连结成能够相对旋转,
所述一对轴承中的一个轴承为开口环状的滑动轴承,另一个轴承为滚动轴承,
其中,
使用具有开口环状的腔室的模具,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塑成形,从而制造所述滑动轴承,
所述腔室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径向的宽度比所述腔室的径向的宽度的基准尺寸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滑动轴承扩径的状态下所述滑动轴承的内周面与所述内旋转体接触,从而所述滑动轴承利用缩径方向的自我弹性恢复力而紧贴于所述内旋转体,
所述腔室的径向的内侧的壁面的直径在周向的整周上恒定,
在所述腔室的周向的两端部,所述腔室的径向上的外侧的壁面以越朝向所述周向的各端而越朝向所述径向的内侧的方式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未经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1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