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轮结构体、滑动轴承及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2102.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隆史;岛村隼人;今井胜也;团良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6C17/02;F16C23/04;F16C33/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晶;李范烈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滑动 轴承 制造 方法 | ||
在带轮结构体中,在外旋转体(2)与内旋转体(3)之间夹有一对轴承。一对轴承中的一个轴承是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开口环状(C字状)的滑动轴承(6),另一个轴承是滚动轴承。滑动轴承(6)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厚度比滑动轴承(6)的厚度的基准尺寸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轮结构体、构成带轮结构体的滑动轴承及构成带轮结构体的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轮结构体具备外旋转体、内旋转体、一对轴承。外旋转体是卷绕有带并通过从所述带赋予的转矩而以规定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筒状的构件。内旋转体设置在外旋转体的径向内侧,能够以上述旋转轴为中心相对于外旋转体相对旋转。一对轴承在沿着上述旋转轴的轴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分别配置在外旋转体与内旋转体之间,将外旋转体与内旋转体连结成能够相对旋转。而且,上述一对轴承中的一个轴承成为滑动轴承,另一个轴承成为滚动轴承。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1149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那样的带轮结构体中,作为滑动轴承,有时使用形成为开口环状的滑动轴承。在此,开口环状是虽然为环状但是周向的两端未相连接的大致C字状的形状。而且,从低摩擦滑动性、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有时将滑动轴承设为由聚缩醛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的硬质的热塑性树脂构成。在该情况下,例如,可考虑使用具备具有开口环状的腔室的模具的注塑成形机,通过将热增塑(加热熔融)后的树脂组成物注塑填充到腔室内之后使树脂组成物冷却固化的注塑成形法来制造滑动轴承。在利用这样的注塑成形法来制造滑动轴承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一次的注塑操作来一次制造多个滑动轴承。
如上所述,在利用注塑成形法来制造开口环状的滑动轴承的情况下,在将热增塑(加热熔融)后的树脂组成物向开口环状的腔室内注塑填充时,腔室的周向两端部(树脂流动方向末端部)的填充压力(内部压力)比腔室内部的周向两端部以外的部分的填充压力(内部压力)稍高。因此,滑动轴承的周向的两端部与周向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相比成形收缩稍小(严格来说,越朝向周向的端部,则成形收缩越减小)。其结果是,如果腔室的径向的宽度(与滑动轴承的厚度对应的长度)无论腔室的周向的位置如何都恒定,则制造的滑动轴承的周向的两端部的厚度比周向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的厚度稍大。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那样的带轮结构体中,滑动轴承例如以稍扩径的状态成为内周面与内旋转体紧贴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在外旋转体与内旋转体进行相对旋转时,主要是滑动轴承和外旋转体滑动,在滑动轴承与外旋转体之间能够形成基准尺寸为0.1mm左右的间隙(以下设为“滑动间隙”)。并且,当在带轮结构体的外旋转体卷挂带时,外旋转体的从带被施加力的部分被朝向滑动轴承压紧。因此,在外旋转体的从带被施加力的部分,滑动间隙缩窄而大致成为0。此时,相对于外旋转体的旋转轴而外旋转体的从带被施加力的部分和相反侧的从带未被施加力的部分的滑动间隙变宽(例如成为0.2mm左右)。
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如果开口环状的滑动轴承的周向的两端部的直径比周向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的直径增大,则每当滑动轴承的周向的两端部到达与外旋转体的从带被施加力的部分相对的位置时(周期性地),滑动轴承以扩宽外旋转体与内旋转体的间隙的方式对外旋转体向径向的外侧施加力。由此,外旋转体振动,可能会产生异常噪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从滑动轴承被施加的力而外旋转体或内旋转体振动从而产生异常噪声的情况的带轮结构体、构成带轮结构体的滑动轴承及构成带轮结构体的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未经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