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架衬套和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48564.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3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哲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B60G7/02;B60G9/04;F16F1/387;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衬套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衬套和悬架装置,其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而不会给乘车舒适度带来不良影响。在内筒(50)的外周上形成有凸部(54),在外筒(30)的内周上形成有狭缝(38)。凸部(54)被配置在狭缝(38)的内部,并且凸部(54)是与轴线(A)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W2)随着远离轴线(A)而减小的锥形。狭缝(38)是与轴线(A)平行的方向上的间隔(W1)随着远离轴线(A)而减小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架衬套(suspension bush)和使用该悬架衬套的扭力梁式悬架装置(torsion beam suspension device),其中悬架衬套被安装在车身与悬架臂之间。
背景技术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054017号中公开了一种用作机动车悬架衬套的减振装置(减振衬套)。该减振衬套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填充有橡胶,在内筒的外周具有突起。当沿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外力输入到减振衬套时,内筒沿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移动,从而突起与外筒抵接。如此一来,提高了相对于沿与轴线正交的方向的外力的刚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减小外筒的中心与内筒的中心的错位是重要的。然而,当悬架衬套受到外力时,内筒与外筒之间的橡胶变形。当橡胶变形较大时,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下降。
如果减少橡胶的容量或使用硬度高的橡胶,则橡胶的刚性提高,可减小内筒的中心与外筒的中心的错位。但是,当提高橡胶的刚性时,振动特性恶化,有可能对乘车舒适度带来不良影响。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对乘车舒适度产生不良影响而提高操纵稳定性的悬架衬套和悬架装置。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为一种悬架衬套,其包括内筒、外筒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弹性部件介于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在所述内筒的外周上形成有凸部,在所述外筒的内周上形成有狭缝,所述凸部被配置在所述狭缝的内部,并且所述凸部是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轴线而减小的锥形,所述狭缝是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间隔随着远离所述轴线而减小的形状。
本发明的第2方式为一种悬架装置,其为通过悬架衬套将左右一对纵臂(trailingarm)以摆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身的扭力梁式悬架装置,所述悬架衬套具有内筒、外筒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内筒被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外筒被安装于所述纵臂,并与所述内筒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弹性部件介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在所述内筒的外周上形成有凸部,在所述外筒的内周上形成有狭缝,所述凸部被配置在所述狭缝的内部,并且所述凸部是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轴线而减小的形状,所述狭缝是与所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间隔随着远离所述轴线而减小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操纵稳定性而不会给乘车舒适度带来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衬套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悬架衬套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外筒的内周的图。
图5是表示从轴线方向(X方向)的一方观察的外筒的图。
图6是表示内筒的外周的图。
图7是表示从轴线方向(X方向)的一方观察的内筒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悬架衬套的动作的图。
图9是与图3不同的具有内筒和外筒的悬架衬套的剖视图。
图10是与图3不同的具有内筒和外筒的悬架衬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8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烘烤电极
- 下一篇:信号生成装置和信号读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