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的吡咯并嘧啶类CDK抑制剂的盐及其结晶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3055.X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徐洋平;孟庆义;刘飞;孙中英;张克茹;陈智林;江金凤;陆成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D519/00;A61K31/519;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6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吡咯 嘧啶 cdk 抑制剂 及其 结晶 用途 | ||
本申请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取代的吡咯并嘧啶类CDK抑制剂的盐,具体涉及化合物7‑环戊基‑6‑N,N‑二甲氨基甲酰基‑N‑(5‑(1,2,3,6‑4H‑吡啶‑4‑基)吡啶‑2‑基)‑7H‑吡咯并[2,3‑d]嘧啶‑2‑胺马来酸盐(式II化合物)、式II化合物的晶型、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还涉及该化合物盐及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与CDK4和/或CDK6抑制作用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9月13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1811068352.5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所述申请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取代的吡咯并嘧啶类CDK抑制剂的盐、晶型、其制备方法以及药物组合物,还涉及这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和/或预防与CDK4/CDK6抑制作用相关的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WO2017162215公开了作为CDK4/CDK6抑制剂的化合物7-环戊基-6-N,N-二甲氨基甲酰基-N-(5-(1,2,3,6-4H-吡啶-4-基)吡啶-2-基)-7H-吡咯并[2,3-d]嘧啶-2-胺(下称式I化合物)及其盐酸盐。
一般希望药物在以下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质:药物活性、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吸湿性、熔点、稳定性、溶解性、纯度、易制备等,以满足药物在生产、储存和制剂等方面的需求。研究发现,式I化合物及其盐酸盐是高吸湿的,其在药物生产、储存和制剂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如吸湿后显著影响药物的流动性,不易储存,甚至影响药物的稳定性,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较高熔点的药物更有利于制备固体剂型,如在制备片剂过程中,不容易发生黏冲现象,在药物的加工和稳定性等方面更具备优势。因此,目前存在提供低吸湿性和高熔点的原料药的需求。
发明概述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
本申请还提供了式II化合物: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式II化合物的结晶,在所述结晶的使用Cu Kα辐射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中,用2θ值表示在8.63、10.50、14.99、17.29、18.71、19.84度(°)处有衍射峰。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式II化合物的结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式II化合物从溶剂中析出,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结晶组合物,其中所述式II化合物的结晶占所述结晶组合物重量的50%以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所述式II化合物、所述式II化合物的结晶或所述结晶组合物。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治疗和/或预防CDK4和/或CDK6介导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有需要的个体治疗有效量的所述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所述式II化合物、所述式II化合物的结晶、所述结晶组合物或所述药物组合物。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所述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所述式II化合物、所述式II化合物的结晶、所述结晶组合物或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CDK4和/或CDK6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所述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所述式II化合物、所述式II化合物的结晶、所述结晶组合物或所述药物组合物在治疗和/或预防CDK4和/或CDK6介导的疾病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30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接入和回传节点间跨链路干扰测量和报告
- 下一篇:电路基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