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区部件、交通工具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3760.X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白田真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E04B1/86;G10K11/16;G10K11/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香花;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 部件 交通工具 电子设备 | ||
1.一种分区部件,其具备减少从位于两个空间的一方侧的声源发出的噪音的隔音结构体,并将所述两个空间进行分区,所述分区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隔音结构体具有:
支撑体,其具有开口部;
膜状部件,其固定于所述支撑体的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通过噪音入射而振动;以及
背面板,其在与所述膜状部件相反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体,
通过由被所述背面板、所述膜状部件及所述支撑体包围的背面空间以及所述膜状部件构成的共振结构来吸音,且阻断所述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中比吸音率成为极大的极大共振频率高的频率的声音,
所述极大共振频率被设定为低于对噪音设定的隔音对象频率,且在将所述隔音对象频率设为fn、将所述极大共振频率设为fr时,fn/fr成为1.05~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所述膜状部件以及所述背面板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支撑体,
所述膜状部件的振动从所述支撑体中固定有所述膜状部件的部分向固定有所述背面板的部分传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所述隔音结构体由多个膜型共振器构成,
所述膜状部件具备: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开口面;以及能够振动的部分,其位于比所述固定部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所述多个膜型共振器中的各个膜型共振器在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能够振动的部分振动时通过所述共振结构来吸音,
在所述多个膜型共振器中的各个膜型共振器,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能够振动的部分的振动在存在于1kHz以上的至少一个高阶振动模式的共振频率下的吸音率高于在基本振动模式的共振频率下的吸音率,
所述至少一个高阶振动模式的共振频率被设定为低于所述隔音对象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当将所述膜状部件的杨氏模量设为E(Pa)、将所述膜状部件的厚度设为t(m)、将所述背面空间的厚度设为d(m)、将所述膜状部件中的能够振动的部分的直径或当量圆直径设为Φ(m)时,所述膜状部件的硬度E×t3(Pa·m3)为21.6×d-1.25×Φ4.1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所述膜状部件的硬度E×t3(Pa·m3)为2.49×10-7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所述隔音结构体由多个膜型共振器构成,
所述多个膜型共振器中至少两个膜型共振器的种类彼此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所述膜状部件按每个膜型共振器具备: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开口面;以及能够振动的部分,其位于比所述固定部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按每个膜型共振器所具备的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能够振动的部分配置于同一个所述膜状部件中,
在种类不同的所述至少两个膜型共振器之间,所述背面空间的体积彼此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所述隔音结构体由多个膜型共振器构成,
所述膜状部件具备:固定部,其固定于所述开口面;以及能够振动的部分,其位于比所述固定部更靠近内侧的位置,
所述多个膜型共振器中的各个膜型共振器在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能够振动的部分振动时通过所述共振结构来吸音,
在所述多个膜型共振器中的至少一个膜型共振器中,在所述膜状部件的所述能够振动的部分形成有贯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区部件,其中,
所述隔音结构体还具有设置于所述背面空间内或与所述膜状部件接触的位置的多孔质吸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37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