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区部件、交通工具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3760.X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7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白田真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E04B1/86;G10K11/16;G10K11/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香花;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区 部件 交通工具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以轻量的结构高效率地阻断噪音的隔音结构体的分区部件、以及使用该分区部件的电子设备及交通工具。在具备隔音结构体的分区部件中,隔音结构体具有:支撑体,其具有开口部;膜状部件,其固定于支撑体的形成有开口部的开口面,通过噪音入射而振动;及背面板,其在与膜状部件相反的一侧固定于支撑体,通过由被背面板、膜状部件及支撑体包围的背面空间及膜状部件构成的共振结构来吸音,且阻断共振结构的共振频率中比吸音率成为极大的极大共振频率高的频率的声音。极大共振频率设定为低于对噪音设定的隔音对象频率。并且,在将隔音对象频率设为fn、将极大共振频率设为fr时,fn/fr成为1.05~1.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隔音结构体的分区部件、以及设置有分区部件的交通工具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通过由膜状部件及其背面空间构成的共振结构来吸音的隔音结构体的分区部件、以及设置有分区部件的交通工具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材或交通工具等中,在墙壁中摇晃墙壁的同时穿过的(透射的)声音作为噪音而成为问题的情况较多。尤其,单频声音的噪音对于人而言感到不愉快(刺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然而,使用多孔吸音体的以往的消声方法有时无法充分减少单频声音。
作为另一种消声方法,可以举出使用采用由振动体构成的共振结构的隔音结构体。上述共振结构具备振动体、将振动体支撑为可振动的支撑体及在与振动体相反的一侧固定于支撑体的背面板。在上述共振结构中,形成将振动体作为弹簧质点成分并将被振动体、支撑体及背面板包围的背面空间作为空气弹簧成分的吸音机理。采用该共振结构的隔音结构体例如设置于墙壁等分区部件,将共振频率与从设置于由分区部件分区的两个空间的一方侧的声源发出的噪音的频率匹配来使用。由此,能够选择性地吸收特定的频率(即,与共振频率相同的频率)的声音。
作为上述共振结构的一例,例如可以举出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共振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吸音体,其具备接收来自外部声源的声波并发生共振的振动板和支撑振动板的端部并包围空气层的壳体。根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共振结构,能够选择性地吸收与共振频率匹配的频率的声音。
并且,还已知有能够在与共振频率不同的频率下隔音的共振结构,例如可以举出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共振结构。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共振器,其具有经由连结机构等与噪音产生振动体(相当于噪音的声源)连接的振动板。根据该共振器,若噪音产生振动体振动而发出噪音,则振动体振动,共振器内的体积发生变化。在此,在比共振器的共振频率高的频率下,从共振器辐射的声音与从噪音产生振动体发出的噪音成为相反的相位,因此这些声音彼此抵消而消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0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053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若关于隔音结构体的性能而言,则有时与基于吸音的隔音性能相比,更要求基于隔音的隔音性能。相对于此,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共振结构主要通过吸音来减少噪音,关于隔音效果并不明确。
并且,在由支撑体支撑膜状部件且在与膜状部件相反的一侧背面板固定于支撑体的共振结构中,如上所述,被膜状部件、支撑体及背面板包围的背面空间有助于共振。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明确了,若在上述共振结构中将噪音的频率与共振频率匹配,则声音容易透射背面板,与简单的板部件相比,隔音性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3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