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6238.7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鉾谷伸宏;森川敬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H01M4/131;H01M4/36;H01M4/48;H01M4/485;H01M4/587;H01M10/052;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含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和容纳电极体的外包装体,负极板具有负极集电体、在负极集电体的卷内侧的第1面形成的第1负极合剂层、和在负极集电体的卷外侧的第2面形成的第2负极合剂层,第1负极合剂层包含第1石墨粒子作为主成分,第2负极合剂层包含第2石墨粒子作为主成分,第1石墨粒子的内部空隙率小于第2石墨粒子的内部空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卷绕型的电极体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主要使用石墨等碳材料。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循环特性的提高为目的,提出了多种碳材料。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内部空隙率为5%以下的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内部空隙率为1%以上且小于23%的碳材料、和内部空隙率为23%以上且40%以下的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为了防止充放电时的碳材料的膨胀、收缩导致的电池特性的降低,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负极板与正极板隔着间隔件卷绕成旋涡状的电极体,使负极板的卷内表面侧的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比负极板的卷外表面侧的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小5~2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20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67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2907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具有卷绕成旋涡状的电极体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板以弯曲状态被保持。弯曲状态的负极板的卷内表面侧的负极合剂层与卷绕前的平面状态相比被压缩而填充密度变高。另一方面,弯曲状态的负极板的卷外表面侧的负极合剂层与平面状态相比被拉伸而填充密度变低。因此,对于具有旋涡状的电极体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而言,存在负极板的表背的负极合剂层彼此伴随充放电循环的劣化速度不同的问题。
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使负极板的卷内表面侧的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小于负极板的卷外表面侧的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但是,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在降低负极合剂浆料中的碳材料浓度以使负极板的卷内表面侧的负极合剂层的填充密度变低的情况下,存在粘结剂等碳材料以外的成分的含量在负极板的表背不平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特性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含正极板与负极板隔着间隔件卷绕而成的电极体、和容纳电极体的外包装体,负极板具有:负极集电体、在负极集电体的卷内侧的第1面形成的第1负极合剂层、和在负极集电体的卷外侧的第2面形成的第2负极合剂层,第1负极合剂层包含第1石墨粒子作为主成分,第2负极合剂层包含第2石墨粒子作为主成分,第1石墨粒子的内部空隙率小于第2石墨粒子的内部空隙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可以提供循环特性优异的、具有卷绕成旋涡状的电极体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负极板的卷绕前的平面状态下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负极板的卷绕后的弯曲状态下的局部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用于工具检测和相关联的控制模式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