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永生化单核细胞和诱导细胞的抗感染药物、疫苗等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56313.X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1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宫﨑和雄;山中敦史;冈田稔;千住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凯恩技术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5/0784;C12N5/0786;C12N7/00;C12N7/04;C12N15/12;C12Q1/04;G01N33/15;G01N33/50;A61K39/12;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闫桑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永生 单核 细胞 诱导 感染 药物 疫苗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是鉴于在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感染性微生物研究中的稳定性、再现性、经济性以及易操作性有关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具有增殖能力的单核细胞维持培养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感染性微生物的方法。本发明基于登革热病毒能够在将基因导入CD14阳性细胞获得的能够增殖的人单核细胞和通过分化诱导该单核细胞获得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中高效率地感染和增殖的发现。由此,对于用于治疗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感染性微生物传染病的化合物和疫苗等药物,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价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感染性微生物的体外(in vitro)培养方法或该微生物传染病治疗药物的评价方法等。
背景技术
在传染病研究中,目标病原菌通过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增殖时,使用已经构建的细胞系进行研究。例如,登革热病毒是被进行了长年研究的引起人感染的病毒,根据经验使用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来源的K562细胞系、非洲猕猴的肾脏上皮细胞来源的Vero细胞系、叙利亚仓鼠肾脏来源的BHK细胞系等细胞系进行研究。但是,使用这些细胞系的评价虽然具有容易进行的优点,但是存在不一定能反映人体内的感染和增殖的问题。
使用人体来源的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能够进行更近于生物体的机制和抗原的分析,因此期待据此开发新的药物、疫苗。理论上使用人体来源的白细胞样细胞可以进行感染评价,也能使用从个体切除的组织分离出的细胞进行感染评价。例如,据报告,脐带血、骨髓、末梢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在体外(in vitro)分化为血细胞,甚至分化为单核细胞和诱导细胞。另外,也有报告称,通过由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等多能干细胞进行分化诱导来制备单核细胞和进一步分化的树突状细胞等的方法(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9)。但是,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难于在体外持续地增殖,因此使用切除来源的细胞进行细胞制备时需要从个体内提取和分离,存在操作繁琐费用高昂的问题。另外,这些方法存在在分化诱导中耗时、单核细胞和分化的树突状细胞的供给量少、难于持续地连续提供研究所需的量的问题。另外,细胞来源的个体和制备细胞的条件可能每次都不同,因此,存在再现性的评价困难的问题。
如此,充分反映人体内的感染和增殖状态的同时具有良好再现性且能够评估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感染性微生物的细胞在此之前是不存在的。
由于这类实验上的限制,虽然弄清楚了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感染性微生物为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介导的,但是还没有弄清楚关于合适病毒增殖的条件等的全部内容。为此,使用从个体切除的细胞的实验中,也存在成为研究对象的单核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介导的感染性微生物研究不一定是在合适条件下进行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在癌症等的免疫疗法中进行细胞治疗时需要制备大量的抗原提呈细胞,因此进行了关于能够增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的研究。有报告称,向从iPS细胞分化诱导的髓系细胞(iPS-MC)和末梢血来源的单核细胞进行基因导入,从而制造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髓系细胞系(iPS-ML)和单核细胞系(CD14-ML)(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
并且公开了,作为登革热病毒感染模型,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由于其品质、增殖、供体依赖性的特性而受到限制,对上述的iPS-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iPS-ML-DC)感染登革热病毒,使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的T细胞活化(非专利文献10)。但是,使用iPS细胞时,存在由于iPS细胞的残留而癌化和从iPS稳定且高度可靠地分化诱导髓系细胞存在困难、需要从诱导后的细胞群中可靠地仅分离出髓系细胞等很多问题。另外,已知的,CD4+单核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出色(非专利文献11),而iPS来源的髓细胞(iPS-ML)的CD4表达低(非专利文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凯恩技术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未经迈凯恩技术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6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