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59388.3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2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慎一;前田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9/38 | 分类号: | B62K19/38;B62K11/04;B62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 ||
1.一种鞍乘型车辆,其具有:前叉(12),其支承前轮(2);前立管(15),其将所述前叉(12)支承为转动自如;下框架(17),其从所述前立管(15)向下方延伸;前轮制动器(58),其支承于所述前叉(12),对所述前轮(2)进行制动;制动力调整装置(59),其控制所述前轮制动器(58)的制动力;以及制动器配管(62),其连接所述制动力调整装置(59)和所述前轮制动器(58),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器配管(62)具有:金属制配管(71),其从配置于比所述下框架(17)靠后方的位置的所述制动力调整装置(59)向前方延伸;挠性配管(72);以及连接部(73),其连接所述金属制配管(71)和所述挠性配管(72),
所述连接部(73)配置于比所述下框架(17)靠前方的位置,所述挠性配管(72)从所述连接部(73)向前方延伸并与所述前轮制动器(58)连接,
所述连接部(73)被固定于从所述下框架(17)向前方延伸的撑架(75),所述撑架(75)具有沿车宽方向突出的止动器(75c),
所述连接部(73)具有块状的固定部(73a)以及从所述固定部(73a)向前方延伸的管状的挠性配管连接部(73c),
所述挠性配管(72)与所述挠性配管连接部(73c)连接,
所述连接部(73)通过沿车宽方向贯插于所述固定部(73a)中的固定件(74)紧固于所述撑架(75),
所述止动器(75c)从上方与所述挠性配管连接部(73c)抵接,限制所述连接部(73)以所述固定件(74)为旋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73)配置于比所述前叉(12)靠后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轮制动器(58)相对于所述下框架(17)配置于车宽方向的一侧,所述连接部(73)相对于所述下框架(17)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侧视观察时,所述挠性配管(72)从所述连接部(73)前高后低地向前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设置有从上方覆盖所述前轮(2)的挡泥板,在所述挡泥板与所述挠性配管(72)之间,设置有承受所述挠性配管(72)的挡泥板保护件(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性配管(72)的位于所述连接部(73)与所述前轮制动器(58)之间的中间部被固定于所述挡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设置有对所述前轮(2)的旋转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线缆(69b)被固定于所述撑架(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593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
- 下一篇: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控制或呈现关于多个蜂窝识别器的信息的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