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直接喷射的双燃料供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62338.0 | 申请日: | 2019-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E·文森吉;E·圣格雷戈里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迪伦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9/06 | 分类号: | F02D19/06;F02M21/02;F02D19/02;F02M43/00;F02D19/08;F02D19/10;G05D16/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蔡悦;陈斌 |
地址: | 意大利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接 喷射 燃料 供应 系统 | ||
1.一种用于重型车辆的发动机的直接喷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包括:
可燃液体的供应管线(160);
可燃气体的供应管线(170);
与所述可燃液体的供应管线(160)和所述可燃气体的供应管线(170)处于流体连通的多个喷射器(150);
配置成控制向所述喷射器(150)供应所述可燃液体和所述可燃气体的电子控制单元(ECU);
压力调节器设备(1),所述压力调节器设备(1)包括用于在入口通道(2)与出口通道(3)之间建立选择性连通的装置,所述压力调节器设备(1)被配制成通过所述入口通道(2)以入口压力(pin)接收可燃气体并且响应于来自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命令信号(Scom)而以低于所述入口压力(pin)的出口压力(pout)从所述出口通道(3)向所述可燃气体(170)的供应管线分配所述可燃气体;
第一压力换能器(171),所述第一压力换能器(171)被配置成检测对应供应管线(170)中的所述可燃气体的压力并且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代表所检测到的所述可燃气体的压力的第一信号(S1);
第二压力换能器(161),所述第二压力换能器(161)被配置成检测对应供应管线(160)中的所述可燃液体的压力并且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代表所检测到的所述可燃液体的压力的第二信号(S2);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CU)被配置成根据反馈逻辑响应于所述第一信号(S1)和所述第二信号(S2)而生成所述命令信号(Scom),其中所述压力调节器设备(1)的出口压力(pout)追踪参考压力(ptarget),用于建立所述选择性连通的所述装置包括被配制成接收至少因变于所述出口通道(3)中检测到的所述可燃气体的第一压力值(p1)的命令信号(Scom)的电子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进一步包括:
第三压力换能器(131),所述第三压力换能器(131)被配置成检测所述可燃气体在所述入口通道(2)中的存在并且向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CU)提供代表所检测到的所述可燃气体的压力的第三信号(S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其中,所述命令信号(Scom)还因变于所检测到的所述可燃液体的第二压力值p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其中,所述命令信号(Scom)还因变于在所述入口通道(2)中检测到的所述可燃气体的第三压力值p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其中,所述电子阀(4)为比例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其中,所述电子阀(4)包括:
阀体(14),所述阀体(14)设置有插在所述入口通道(2)与所述出口通道(3)之间的孔(6);
容纳在所述孔(6)中的遮板(5);
螺线管(7),所述螺线管(7)在所述遮板(5)上可操作地活跃以使所述遮板(5)按以下方式在所述孔(6)内移动:所述遮板(5)促使通过所述孔(6)的所述可燃气体的流速与在所述螺线管(7)中流动的电流成比例。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进一步包括:
排放通道(8);
排气阀(9),所述排气阀(9)放置在所述排放通道(8)上并且被配置成在所述排放通道(8)与所述出口通道(3)之间建立所述选择性连通。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燃料供应系统(100),进一步包括放置在所述入口通道(2)上的截止阀(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迪伦佐股份公司,未经兰迪伦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623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单环内酰胺化合物及其应用